上半年,我省各级、各部门采取有力措施,狠抓目标分解,层层落实责任,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预计单位GDP能耗下降3.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4.6%,为完成全年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节能降耗成效明显
1.发电增速减缓,效率继续提高。上半年,全省6000千瓦以上累计发电1004亿千瓦时,增长6.3%,比一季度回落4.3个百分点。其中6000千瓦以上火力发电量838亿千瓦时,增长5.6%,比一季度回落3.3个百分点。火力发电标准煤耗已降至为308克/千瓦时,在上年较大幅度下降的基础上,继续下降11克/千瓦时。
2.能源消费增幅有所回落,其中用电量增幅回落明显。上半年,预计全社会能源消费增幅为7.5%,比一季度回落2.0个百分点左右。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耗增幅为7.0%,比一季度低1.1个百分点。
分品种看,主要能源品种的消费增速均有所回落,电力消费增幅回落幅度较大。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煤炭和原油消费量分别为5850万吨和117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4.1%和7.3%,增速比一季度分别回落2.7和0.1个百分点。全社会用电增长10.9%,比一季度回落3.2个百分点,单位GDP电耗预计下降0.5%。其中二产、三产和居民用电分别增长9.2%、16.8%和19.8%,比一季度分别回落2.6、4.8和4.5个百分点。
3.单位GDP能耗降幅有所扩大。上半年,我省单位GDP能耗预计同比下降3.5%左右,降幅比一季度提高1.4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是节能主体,上半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为4.6%(待国家核准)。在规模以上工业37个行业大类中,有32个行业的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面在九成左右。其中,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率在10%以上的行业7个。
4.高耗能行业节能成效显著。占我省规模以上工业能耗70%左右的造纸、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电力、石油、纺织、化学原料以及化学纤维等八大高耗能行业节能降耗效果显著,对规模以上工业节能拉动作用明显。上半年,除黑色金属冶炼行业受宁波钢铁公司的影响,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有所上升以外,其他七大行业的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均有所下降,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电力、石油、纺织、化学原料与化学纤维的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分别下降11.6%、9.3%、8.7%、8.1%、5.6%和4.9%,降幅均大于规模以上工业。高耗能行业节能量约达到110万吨标准煤,对规模以上工业节能的贡献率约达53%。
5.重点用能企业用能效率继续大幅提高。上半年,全省千吨以上企业(包括宁波钢铁公司)能源消费增长5.5%,增幅比一季度回落1.6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降低5.5%。1311家重点用能企业(不包括宁波钢铁公司)能源消费增幅仅为1.5%,增幅比一季度回落1.2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降幅为7.6%,节能量达192万吨标准煤。在重点用能企业涉及的35个行业中,有31个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有不同程度下降,非金属矿物制品、石油加工以及金属制品等16个行业降幅在10%以上。
6.各市节能情况较好。11个市中,除宁波市受宁波钢铁公司的影响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上升1.2%(一季度是上升2.2%)外,其他10个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继续保持下降态势。其中,湖州(11.0%)、金华(8.1%)、绍兴(7.2%)、嘉兴(6.9%)、温州(6.1%)、丽水(5.7%)、杭州(5.2%)和衢州(4.9%)等八个市的降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台州(2.1%)和舟山(0.8%)两市的降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7.大力开展能源综合利用,余能利用大幅度增加。大力推进能源综合利用工作,余能回收利用效果显著。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炉煤气利用量已达40.63亿立方米,热力回收757.24万吉焦,全省回收能合计约达78万吨标煤。
二、节能降耗工作的主要举措
上半年我省节能降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主要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有力领导及各部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1.层层分解落实节能降耗目标责任。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节能降耗工作,年初省政府召开节能减排工作会议对全年节能减排工作做了总体部署。按会议精神,以文件形式对各市下达今年确保单位GDP能耗下降4%,力争下降4.68%的节能目标任务。各市与县(市、区)政府节能目标责任签订率达到100%,县级政府与乡镇政府节能目标签订率达88%,各级政府与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目标责任签订率达98%。并将重点用能企业(单位)监管范围从工业领域向非工业领域延伸。
2.节能技术标准逐步完善,能源计量工程扎实开展。我省今年以来新发布玻璃、建筑陶瓷、印染布、机制纸、粘胶、涤纶纤维和黄酒等7种耗能产品的限额标准,并加强对已发布的19种能耗限额地方标准的实施,使高耗能企业了解和掌握标准的具体内容和计算方法,保证能耗限额强制性标准的贯彻实施。同时,我省还下达15项涉及资源节约地方标准的制定计划。上半年我省组织实施“六个一”为主要内容的能源计量工程。“六个一”即组织开展一次用能单位节能执法检查、推进一批重点耗能企业的计量检测体系认证、树立一批能源计量示范单位、深化一项以计量数据分析应用为重点内容的节能服务活动、组织一次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培训教育、抓好一百家能源计量工作试点。通过推进能源计量工程,企业能源计量管理水平大有提高,为节能减排工作提供扎实的计量基础。
3.各行业节能工作有序开展,全社会节能格局初步形成。上半年,除工业以外的各领域也将节能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针对本部门特点纷纷出台节能措施和方法。建筑领域,逐步建立完善建筑节能的法规政策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宣传培训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开展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管理工作,建立建筑能耗监测管理省级平台,推动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管理,加快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提高了我省建筑用能管理水平;交通领域,出台《浙江省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浙江省水路运输结构调整补助管理办法》,通过运力结构调整和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应用两方面促进节能减排;住宿餐饮业,以创建绿色饭店为抓手,广泛应用新能源、新设备、新技术,淘汰能耗高、污染严重的设施设备,开设“酒店业节能降耗绿色环保科技论坛”,探讨节能技术的应用,开展“节能分项计量系统”的试点工作,力争降低酒店能源消耗水平;教育领域,制定《浙江省教育系统节能减排规划(2008-2012年)》,提出2008-2012年总体节约目标。此外,农业、农村及行政事业单位都依据自身特点开展各具特色的节能活动,初步形成全社会节能格局。
4.节能宣传工作广泛开展。上半年全省通过各类媒体广泛开展各类节能宣传活动。浙江电台新闻综合频道在《浙广早新闻》、《阳光行动》节目对节能减排先进典型进行宣传报道,对反面典型加以监督曝光,还在《浙广早新闻》中推出“节能减排”专栏,《浙江卫视新闻联播》每周均有一至两条节能减排重点报道推出;上半年制作播出大量宣传节能减排等内容的公益广告,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唤起大众节能意识;省总工会通过开展专项劳动竞赛的形式提高职工节能意识,同时还在3月份组织“我为节能减排作贡献”为主题的全省职工节能减排活动月。通过各种宣传活动,我省全社会节能意识有所提高,为节能减排工作打下较好社会基础。
三、影响全年目标完成的不利因素
上半年单位GDP能耗降幅与一季度相比虽有较大幅度提高,但与全年确保目标(下降4%)比仍有一定差距,与争取的目标(下降4.68%)差距还比较大。工业方面,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幅为4.6%,比一季度减少0.2个百分点,比2007年减少3.2个百分点。影响能源利用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和全年目标完成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经济增速回落影响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受宏观形势影响,上半年我省GDP增幅比一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在近期出现平稳下行运行态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3个百分点。由于一些固定能源消费不会因为企业生产增速的回落而同步减少,且生活用能是始终保持高位增长,生产回落影响能源利用效率提高。
2.部分新上项目影响节能降耗成效。“十五”末立项,近期投产的部分项目,由于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费水平较高,影响全省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如宁波钢铁公司,4、5月份虽已有去年同期基数,但由于去年属于投产初期,基数较小,对工业节能影响仍较大。扣除宁波钢铁公司影响,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增速将降至5.3%,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率将达到6.2%。
3.全省产业结构重型化态势显现,结构节能仍存在较大压力。虽然我省结构调整已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工业发展正处于重工业化阶段,工业重型化态势显现,对节能带来一定压力。上半年,重工业同比增长13.3%,增幅比轻工业高2.6个百分点,轻重工业增幅差距比一季度扩大1.1个百分点。重工业比重达56.4%,比去年同期高1.3个百分点。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内部结构节能贡献率仅为4%,虽与一季度的1%相比有所提高,但与去年全年的11%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4.夏季高温天气延后到来,用电压力将在下半年显现。上半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和住宿餐饮用电同比增长19.8%和21.3%(其中二季度增长15.0%和14.8%),比一季度回落4.5和6.2个百分点。由于今年夏季高温天气延后到来,第三季度将迎来用电高峰期,势必拉动全社会用电的增长,下半年用电压力将有所增加。
四、对下一步工作的对策建议
1.要继续花大力抓好政策落实,保证各项政策到位。我省在近期制定了一系列节能方面的政策措施和管理制度,为节能工作提供可供遵循的政策依据,包括一系列的节能扶持政策、能评制度和节能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对于违反政策制度的企业要有一定的处罚措施,加大执法力度,切实保证这些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2.继续严格控制高耗能项目上马,从增量上切实把住能耗准入关。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各地政府仍有推动高耗能项目上马的需求和动力,这对全省节能带来较大压力。要抓紧出台统一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节能审查制度,严格规范高耗能项目的审查和审批。从上半年的情况看,高耗能项目上马对全省节能形势有较大影响,要进一步处理好“限高”和发展的关系,为节能任务的完成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3.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节能技术研发、应用。抓住机遇,做好结构调整的文章。我省已经进入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战略机遇期,要在第二产业增长放缓或回落的同时,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努力提高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从而发挥结构节能的作用。在工业内部,要加快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在行业内部也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鼓励生产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品。同时运用财政、经济手段鼓励节能技术研发,对应用节能技术和节能技改的企业进行资金扶持和新闻宣传,树立典型,引导全社会节能氛围的形成。
4.要高度关注电力增长情况,控制生活用电增长。上半年电力消费增速虽有所回落,但由于下半年用电压力加大,仍需对电力增长情况保持高度关注,要完成全年节能目标,必须保证全年用电增速保持在12%以下。由于生活用电不直接创造GDP,而用电增长直接影响全社会节能。据测算,在生产用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生活用电增速每上升1个百分点,就会直接影响单位GDP能耗上升0.05个百分点。上半年我省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增速仍比全社会用电高8.9个百分点,所占比重同比提高0.8个百分点。因此要进一步研究制定具操作性的差别电价政策和峰谷电政策,应对用电高峰的到来,控制生活用电增长。
5.继续加快能源回收技术的应用和新能源的开发。能源的循环利用将是今后节能工作的重点之一,要制定相关政策运用经济手段引导企业充分应用循环生产的理念,研究应用能源回收技术。加快水泥、造纸企业余热回收、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的应用,引导化工企业回收利用化学热能,保证能源最大限度的重复利用,避免浪费。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加快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应用,从源头保证能源供应,缓解供需矛盾。
此外,从上半年情况看,少数地区因新上高耗能项目的影响,完成全年节能任务难度非常大,这些地区不能很好完成任务将对全省带来较大影响。对于这些地区一定要加强督促和指导,加大落后产能淘汰的力度,督促其尽力完成节能任务,确保对全省造成的影响降至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