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绍兴杨汛桥校区  8:00—22:00

杭州拱宸桥校区  8:00—22:00

1-3季度对外贸易情况简析
来源:   作者:   编辑:   时间:2017-07-06   点击数:

1-3季度,全省对外贸易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继续保持较快的发展。进出口总值已达1302.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3%,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948.6亿美元,增长29.2%,比全国高2.1个百分点,分别比上海、江苏、广东高3.3、0.6和4.0个百分点;进口353.9亿美元,增长29.5%,比全国高出10.4个百分点。

一、四大变化值得关注

1.外贸政策调整效应初步显现,出口增速有所回落。进入三季度,对外贸易政策和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出口退税率全面下调、人民币持续升值、贸易摩擦逐步升级、加工贸易政策收紧等。但第三季度又是历年我省外贸出口的旺季,季出口额占全年比重在28%左右。因此,7、8、9月的月出口规模仍较高,7月份创历史新高(128.1亿美元),8月份继续保持在120亿美元以上,达123.7亿美元。但增速有所回落,8月出口增幅为21.6%,比7月回落22.8个百分点,9月份出口增幅为24.3%,比8月份略有回升,但比上半年平均月增幅低4.2个百分点。

2.加工贸易比重持续下滑,多种贸易方式蓬勃发展。随着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力度的加大,以及主要加工贸易出口企业减产的影响,今年以来全省加工贸易出口增速继续放慢,比重持续下滑。1-3季度全省加工贸易出口200.7亿美元,占全省出口的比重为21.2%,接近2005年底的水平(21.1%)。一般贸易出口继续占主导地位。1-3季度全省一般贸易出口738.5亿美元,居全国第2位(仅比广东省少34.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2%,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为77.9%,比去年底提高了1.3个百分点。保税仓库和保税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并成为企业规避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避风港”,其中7月份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和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出口分别增长12.7倍和4.3倍。

3.民营企业出口持续领涨,所占比重逼近50%。1-3季度全省民营企业出口456.5亿美元,出口总额仅次于广东省,居全国第2位,比去年同期增长39.6%,高于平均水平10.4个百分点,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已达48.1%,比去年同期增加2.7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出口比重进一步降低,占全省出口比重由去年的18.0%下降到3季度末的15.3%。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平稳增长,1-3季度出口346.1亿美元,增长26.1%,占36.5%,比重略有下降。

4.企业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应对人民币升值。一是在出口合同中增加汇价浮动条款,由交易双方共同承担汇率风险;二是以出口预收货款方式提前收汇、结汇;三是办理远期结汇业务锁定未来出口收汇的升值风险;四是运用多种货币报价和结算。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虽然持续升值,9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达到7.51:1,比去年底升值3.8%,但对欧元、澳元、加元等主要货币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贬值,其中对欧元贬值3.6%,对澳大利亚元贬值7.3%,对加拿大元贬值幅度更是达到了11.5%;对英镑、日元的升值幅度也仅0.6%和0.8%。越来越多的企业灵活运用多种货币结算来规避汇率风险,从而降低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负面影响。

二、三大亮点精彩纷呈

1.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趋势有所遏制。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各项促进和扩大进口规模的政策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成效。9月份我省进口再创历史新高,达到45.9亿美元,比去年同月增长31.7%,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趋势得到遏制。1-3季度全省实现贸易顺差594.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1%,增幅回落8.4个百分点,占全国贸易顺差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41.9%下降到32.0%,下降了9.9个百分点;其中一般贸易顺差增幅回落了5.3个百分点,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增幅回落32.5个百分点。基础原料类、资源类产品进口大幅度增加,1-3季度塑料原料、化工原料、金属和矿产原料、成品油等进口增加近40亿美元,占全省进口增加额的一半。但对欧盟的贸易顺差仍呈现快速上升的势头,1-3季度对欧盟实现贸易顺差207.4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8.0%。

2.机电产品出口快速增长。1-3季度全省机电产品出口408.4亿美元,同比增长34.2%,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3.1%,比去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船舶和集装箱出口增长迅猛,1-3季度分别增长1.1倍和83.9%。与此同时,受人民币汇率升值、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等多种因素影响,纺织品与服装、鞋、塑料制品、箱包等传统轻纺类产品出口增幅有放慢的迹象,1-3季度这四类主要传统轻纺产品出口增幅分别为20.3%、20.4%、2.8%、29.5%。

3.出口商品价格回升,出口企业盈利能力增强。1-3季度全省机电产品的出口商品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8.6%,较大程度地弥补了因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率下降造成的利润损失。据外汇管理部门对部分企业2005年、2006年及2007年一季度的调查资料显示,企业通过调整生产经营策略、提高出口商品价格、增加出口产品附加值、实现产业梯度转移以进一步降低劳动力成本等措施,使出口换汇成本明显下降,其下降幅度与人民币升值幅度基本保持步调一致,从而赢得了出口的盈利空间。

三、龙头企业出口下滑引起连锁反应

今年以来杭州摩托罗拉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东芝信息机器(杭州)有限公司等几家大型外商投资出口企业因市场原因增幅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导致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幅持续走低,同时造成了加工贸易出口、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速放慢等连锁反应。2006年这两家企业出口51.5亿美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50.6%。今年1-3季度杭州摩托罗拉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出口27.1亿美元,增幅由去年同期的增长3.0倍下滑到下降24.3%;东芝信息机器(杭州)有限公司1-3季度出口比去年同期下降17.7%,两家企业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的比重由去年底的50.6%下降到37.8%。1-3季度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仅出口76.1亿美元,增幅仅为3.2%,如剔除这两家企业,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同比增长29.2%,与全省出口水平基本持平。两家企业对全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的影响高达26个百分点;这两家企业均为加工贸易龙头企业。1-3季度全省加工贸易出口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20.7个百分点,比出口总额平均增幅低6.7个百分点;两家企业对全省加工贸易出口增速的影响高达13.2个百分点;也使全省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14.5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这是近几年来少有的,两家企业对全省外商投资出口增长的影响高达7.6个百分点。同时也是杭州市出口由前几年的高速增长转为平稳增长的主要原因。这两家企业都在杭州市,1-3季度杭州市出口仅增长19.2%(不包括在杭省级公司),低于全省平均增幅,增幅在全省11个市中居末位,比去年同期回落26.5个百分点,两家企业对杭州市出口增速的影响高达14.3个百分点。

由此也影响我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全国的比较优势进一步下滑。与上海、江苏、广东等沿海先进省市相比,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偏低一直是我省对外贸易的“软肋”,与出口总额在全国的地位相比,机电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的比较优势偏低,今年这一弱势愈加凸显,特别是高新技术产品。1-3季度浙江出口总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0.8%,但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比重分别为8.2%和3.1%,均低于平均水平,其中高新技术产品比重比2006年底下降0.5个百分点。代表区域比较优势的RCA指数[1]仅为0.29,比去年底下降0.06。

四、全年及明年趋势预测

展望全年及2008年外贸形势,国内国际形势将发生较大变化,对我省对外贸易将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

一是我国经济仍处在一个稳定上升的较长周期,特别是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必将推动经济和社会在高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这为我省对外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条件。

二是国际经济发展虽然出现回落态势,但仍较为强劲。2003-2007年全球经济平均增长率接近5%,为近30多年增长最强劲的5年,这一增长势头还将惠及明年,市场需求依然乐观。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17日发表《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测,2007年和2008年全球经济将分别增长5.2%和4.8%,均低于2006年的5.4%,强劲的发展势头已出现回落趋势。

三是针对贸易顺差过大的宏观调控政策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目前进口贴息政策已经出台,鼓励进口政策初步拟定,扶持进口的技术、产业目录已列出,其他可行、有效的扶持措施也在研究之中。对“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的限制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此外,我省经济连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工业生产稳步增长,近5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幅达到了30%以上等等,都为对外贸易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国际贸易压力日益加大,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出口退税政策影响持续,加工贸易政策紧缩,贸易保护主义出现新动向,以及我省工业生产和出口交货值增幅逐步回落等,都将影响今明两年的对外贸易发展,要保持较高增长的压力逐步加大。

预计第四季度全省对外贸易仍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出口增幅进一步回落,进口规模逐步扩大,贸易顺差增幅下降。预计全年对外贸易总额为1280亿美元,比去年增长27%以上,其中出口增长27%左右,进口增长28%左右。预计2008年全省对外贸易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进出口总额增幅在20%左右,其中出口增长20%左右。贸易结构、出口商品结构、市场结构等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贸易外经处张卫)


[1]RCA(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s)指数[1]是计算一个产业或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的重要经济指标,当RCA大于1时,说明该产品(或产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RCA大于2.5时,说明该产品(或产业)的比较优势极强;当RCA小于1时,说明该产品(或产业)的比较优势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