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绍兴杨汛桥校区  8:00—22:00

杭州拱宸桥校区  8:00—22:00

经济结构调整优化
来源:   作者:   编辑:   时间:2017-07-06   点击数:

省十一次党代会以来,浙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经济增长方式也正努力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初步核算,2006年全省生产总值为15649亿元,比2001年增加4751亿元,2002-2006年年均增长13.6%。比改革开放以来的年均增长速度高0.4个百分点。

一、产业结构调整更趋合理。

我省的三次产业结构有所优化。2006年与2001年相比,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3%,占GDP比重下降3.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6%,占GDP比重上升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5%,占GDP比重上升1.6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对我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明显。按2000年价格计算,2002-2006年,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1%,第二产业贡献率为58.5%,第三产业贡献率为39.4%。与“九五”时期比较,第一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下降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下降6.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上升8.7个百分点。

重工业化程度有所提高,高技术产业比重有所上升,工业内部结构正在不断优化。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重工业比重为54.2%,比2001年提高6.4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469亿元,是2001年3.2倍;大中型企业创造的增加值占53.8%,从2003年开始超过小型企业。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传统行业所占比重下降,而一些新兴行业以及经济效益较高的行业所占比重在不断上升。如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等传统行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有所下降;而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所创造的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明显。如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从2001年的9.8%和10.3%上升到2006年的13.3%和12.9%。

二、最终消费成为我省GDP增长的主要拉动力

2002-2005年浙江累计使用的42795亿元GDP主要用于消费和投资。其中,最终消费支出20476亿元,资本形成总额20329亿元,货物和服务净出口1990亿元,三者比例关系为47.8∶47.5∶4.7,消费支出略高于资本形成。

从投资和消费需求对GDP增长的拉动来看,2002-2005年,资本形成总额对GDP增长的拉动率为46.5%,拉动了6.3个百分点;而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拉动率为54.8%,拉动了7.5个百分点。应该说,2002-2005年,投资对我省经济的拉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但最终消费仍是拉动我省经济较快增长的主要力量。特别2005年以来,我省的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说明我省的经济增长方式正逐步从投资拉动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变。

在最终消费中,居民消费的拉动超过政府消费,在消费需求中处于主导地位,但政府消费的增速快于居民消费;而在居民消费需求中,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拉动呈上升趋势,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拉动呈逐渐下降之势。

三、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13437.9亿元,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904.5亿元,占全省GDP的29.1%,其中国有经济占20.5%,集体经济占8.6%;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9533.32亿元,占全省GDP的70.9%,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占56.1%,港澳台和外商投资经济占14.8%。

从2002-2005年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我省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要大大快于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按现价计算,2002-2005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25.7%,其中个体私营经济年均增长24.7%,港澳台及外商投资经济年均增长30.0%;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6.1%,其中国有经济年均增长16.6%,集体经济年均下降7.8%。民营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6.6%。

从各种所有制经济的行业分布来看,国有经济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的公共服务性行业和工业领域中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及垄断性经营行业,已逐步退出一般性竞争行业。集体经济主要分布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业与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两个行业。浙江的个体私营经济已渗透到除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以外的国民经济各行各业,成为浙江经济的半壁江山,远高于其他所有制经济形式所占比重,但仍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在第三产业中的许多行业,如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批发零售业、房地产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个体私营经济占其本行业的比重均较高。港澳台及外商投资经济发展迅速,逐步渗透到我省国民经济的大多数行业,但行业集中度较高,主要集中在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少数行业。

因此,从所有制结构来看,浙江的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已形成了国有经济掌握着我省国民经济的关键领域,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产权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形式,并形成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融合互动的良好局面。

核算处朱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