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绍兴杨汛桥校区  8:00—22:00

杭州拱宸桥校区  8:00—22:00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
来源:   作者:   编辑:   时间:2017-07-06   点击数:

五年来,浙江省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上,以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大科技投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努力引导和支持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鼓励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大力培养人才队伍,有力地促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

一、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完善,科技综合实力进一步提高

为促进科技与经济的密切结合,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了新突破。2006年底,全省拥有县及县以上国有独立的研究开发机构99个,高等院校办科研机构160个,企业办科研机构1578个,特别是近年来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发展迅速,已达到497个,比2001年增长1.9倍。拥有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试验基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9家,比2001年的81家增长了34.6%,全省各类科研机构从事科技活动人员9万人,比2001年的5.5万人增长63.6%。2006年,全省各类科研机构从事科技活动人员、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分别占全社会总量的30.3%和38.3%。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了科技综合实力。国家科技部组织的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目前,浙江省科技综合实力在全国各省市中居第7位。

二、科技投入大幅度增加,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财政对科技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2006年,地方财政科技拨款54.3亿元,是2001年3.2倍。财政科普活动经费拨款6632万元,比2001年增长1.4倍,人均科普活动经费由2001年的0.6元提高到2006年的1.43元。各级政府对科技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较好地发挥了引导和聚集社会资金的作用。

在财政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的同时,全社会科技投入也大幅度增加。2006年,我省农业企事业单位、工业企业、一二级资质建筑企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民营科技企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单位科技活动经费支出405亿元,比2001年增长2.3倍;科技活动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例由2001年的1.8%提高到2006年的2.59%。与此同时,企业委托外单位开发、引进国外技术、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40.3亿元,比2001年的13.8亿元增加1.9倍。

科技投入的大幅度增加增强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水平有了新的提高。2006年,全省专利申请受理数、授权数预计分别达到5.3万件和3.1万件,授权量位居全国第2位,分别比2001年增长3.9和2.7倍。与此同时,一大批工业产品得到更新,涌现出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容量大、附加值高的新产品,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53.4%,新产品产值率达13.4%。

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取得新突破

启动实施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工程,组织实施高效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重大机电装备、数字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软件与集成电路设计、网络通讯技术及装备、重大应用电子技术等重点项目,突出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2006年,全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项目达129项,争取到国家火炬计划项目362个,组织新产品试制计划项目1790项,其中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131项。2006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2287家,其中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分别为1096和422家。2006年,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实现产值、增加值分别为2364.5和469亿元,比2001年分别增长2.9和2.2倍。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开发区)和特色基地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发展势头良好。全省有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38家。

四、农业和农村科技进步取得新进展

加大农业科技进步力度。相继出台了《浙江省“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科技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的若干意见》和《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励办法》等政策措施,紧紧围绕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突出农业高新技术、传统技术升级和紧缺资源替代技术等三个优先主题,启动实施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工程农业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新品种选育等重大农业科技重点项目。尤其是在2006年,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为目标,实施了现代农村建设科技推广工程,重点突出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一年来,共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650项,扶持88家农业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联建研发中心,累计培育省级以上农业科技企业235家。

社会科技处楼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