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经济开局良好。今年一季度,浙江生产总值增长14.6%,比去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财政金融业运行态势良好,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货币信贷继续高位运行,存款平稳增长,贷款增速快于存款,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态势。
一、财政运行情况与主要特征
今年一季度全省财政收支运行开局良好,财政收入延续去年走势,保持快速增长,全省财政总收入849.8亿元,同比增长23.5%。地方财政收入440.8亿元,增长25.6%;上划中央“四税”收入409.0亿元,增长21.3%。财政支出平稳增长,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各项重点支出保障有力。
1.财政收入增速加快。从当月增幅看,1、2、3月财政总收入增幅分别为20.9%、18.7%、33.8%,地方财政收入当月增幅分别为21.4%、26.9%、32.7%,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呈加快趋势。从累计增幅看,一季度全省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幅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6.0和10.9个百分点(见图1)。
2.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上升。从收入构成看,财政增收主要由税收拉动。一季度,全省地方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414.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收90.5亿元,同比增长28.0%,比地方财政收入增幅高2.4个百分点。一季度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93.9%,比去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与税收收入较为强劲的增势相反,一季度我省非税收入26.8亿元,比去年同期减少0.79亿元,下降2.9%,其中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和罚没收入同比分别下降20.0%和0.4%。
3.房地产业税收增幅回升较快。随着房产销售量增加,市场成交活跃和土地增值税清算政策的实施,今年一季度房地产营业税增长52.2%,与房地产业相关的房产税、契税、房地产营业税、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共增收36.6亿元,对地方财政收入的增收贡献率达40.7%,拉动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4个百分点,而去年同期房地产营业税、房地产企业所得税分别下降15.0%和23.2%。
4.各市地方财政收入增势普遍较好。一季度,全省11个市地方财政收入增长普遍较好,舟山、湖州、宁波和丽水四个市增长30%以上,增幅较高。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还有温州、台州和绍兴三个市,增幅在26%-30%之间。增幅较低的金华、衢州市,也分别达到19.4%和19.1%。
5.地方财政支出增幅有所回落。今年一季度全省地方财政支出334.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3%,增幅同比回落3.6个百分点。从支出项目看,民生需求投入增加,主要是人民群众较为关注的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和关系社会和谐的城乡社区事务方面支出增长较多。一季度用于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和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分别增长29.1%、47.1%和33.5%。
二、金融运行情况与主要特征
今年一季度,全省贷款总量快速增长,信贷结构有所调整,存款增速趋缓,储蓄存款增势明显减缓。
1.贷款快速增长。3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2524亿元,同比增长23.3%,增幅提高8.2个百分点。自2006年3月份以来,我省金融机构贷款增速持续提高(见图2)。与全国各省市相比,一季末我省人民币贷款余额增幅居全国第一位,位次比去年同期上升1位,我省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全国贷款余额的9.2%,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2.对实体经济信贷支持力度加大。一季度实体经济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长较快,其中工业贷款、商业贷款、三资企业贷款和私营个体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33.1%、27.4%、33.0%和73.0%,增幅均高于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幅,特别是三资企业贷款和私营个体贷款余额增幅同比分别提高37.5和83.0个百分点,而去年同期则分别下降4.5%和10.0%。
3.贷款短期化趋势明显。从贷款期限结构看,新增贷款以短期贷款为主,中长期贷款增加相对平稳。一季度,人民币短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0.0%,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5.8个百分点。新增短期贷款1236.0亿元,占人民币各类贷款新增额的70.3%,比去年同期提高8.6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9.7%,低于全部贷款增幅4.5个百分点,新增中长期贷款486.1亿元,占各类贷款新增额的27.6%,比去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
4.个人消费贷款明显增加。3月末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2853.1亿元,同比增长24.7%,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幅0.5个百分点。一季度全省新增个人消费贷款221.8亿元,为去年同期的5.7倍。从个人消费贷款的构成看,主要是住房贷款与其他贷款增加较多。随着房地产市场回缓,一季度个人住房贷款新增124.3亿元,为去年同期的2.8倍;“其他类”个人消费贷款新增76.8亿元,而去年同期为净下降4.6亿元,这部分贷款多为不指定用途的个人综合消费贷款,其变化与证券市场火爆有较大关联。
5.存款增速减缓。3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26823亿元,增长17.3%,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3.9个百分点(见图2),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长18.1%,增幅同比回落3.8个百分点。自2006年5月份以来,我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增幅呈逐月回落态势。与全国各省市相比,一季末我省人民币存款余额增幅居全国第一位,位次比去年同期前移2位,我省人民币存款余额占全国存款余额的7.5%,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
6.居民储蓄存款增幅回落明显。按历年惯例,一季度历来是储蓄增长旺季,但今年一季度居民储蓄存款增幅回落明显。3月末,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11819亿元,增长16.5%,增幅同比回落3.9个百分点。企事业单位存款增幅上升, 3月末,本外币企事业单位存款余额8715.5亿元,增长16.9%,增幅同比上升6.3个百分点。储蓄存款持续分流成为我省各项存款增长趋缓的主要原因。
三、值得关注的新态势
1.出口退税对地方财力的影响较大。我省是外贸大省,外贸出口快速发展,出口退税大幅增加,对地方财力的影响较大。一季度,全省出口退增值税增长18.0%,这是在去年同期增长53.2%基础上的增速。一季度全省出口退增值税199.0亿元,占全部增值税(包括地方增值税与上划中央增值税)的66.9%,出口退增值税比去年同期增加30.4亿元,占全部增值税增加额的55.5%。
2.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面临不确定因素。经济发展决定财政收入,财政反过来支持经济。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在一季度全国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上说:“综合起来看,一季度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还是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但存在着由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有关宏观调控部门正密切关注未来经济运行的变化,会根据形势的变化,做出适当的宏观调控政策”。浙江市场化程度较高,历来对宏观调控政策反映灵敏,所以未来经济发展速度会受宏观政策导向影响。同时,今年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继续回落,房地产市场走势尚不甚明朗,原材料购进价格继续上涨,土地、劳动力要素制约依然存在等等,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经济发展速度,进而间接影响财政收入。
3.一季度新增贷款占全年贷款比重上升。银行业改革深入、经营机制的转变和考核激励机制建立完善,以及近年来存贷利差的扩大,出于利益驱动,“早投放多获利”的理念直接影响金融机构贷款的投放偏好。从2003年以来,贷款在时序分布上,一季度新增贷款投放占年度比重上升。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一季度本外币新增贷款占当年全部新增贷款比重分别为30.1%、51.2%、41.7%、34.1%。今年一季度本外币新增贷款1766亿元,相当于上年全年增量的46.8%。
(核算处 边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