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和自主创新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对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提升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提出了对策建议。
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今天,企业要发展就必须创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主动,立于不败之地。2004年经济普查结果显示,近年来随着“科教兴省”战略的深入实施,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取得了积极进展,逐步成为自主创新活动投入的主体,表现为“四增一活跃”:企业科技活动人员规模增大,自主创新经费投入增加,企业科技活动机构增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活动更加活跃。但从整体上看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目前环境、资源等要素对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我省要继续走在全国前列,必须大力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以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
(一)企业科技活动人员规模增大
科技活动人员是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中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科技活动人员的投入是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主体,经过多年的积累,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储备了一定的科技人才。到200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投入科技活动人员14.26万人,比上年增加1.46万人,其中科学家或工程师7.66万人,占科技活动人员的53.7%;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以下简称R&D)人员5.84万人,占科技活动人员的41.0%。
从全省主要行业自主创新投入人员情况看,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中科技活动人员达到万人以上;科学家或工程师占科技活动人员比重超过60%以上的有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四个行业;从R&D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比重看,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R&D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比重最高,达到61.9%(见表1)。
表1 主要行业技术创新投入人员情况
行 业 类 别 | 科技活动人员 (人) | 科学家或工程师占科技活动人员比重(%) | R&D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 比重(%) | |||
2003年 | 2004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3年 | 2004年 | |
全省总计 | 128009 | 142550 | 58.90 | 53.74 | 42.83 | 40.98 |
纺织业 | 9715 | 11663 | 49.53 | 40.60 | 39.84 | 34.91 |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 2611 | 3903 | 34.43 | 25.90 | 47.07 | 37.54 |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 3177 | 4755 | 30.44 | 29.74 | 35.13 | 30.47 |
造纸及纸制品业 | 1576 | 2100 | 56.47 | 49.86 | 50.44 | 49.62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9990 | 10504 | 64.11 | 60.57 | 48.74 | 46.26 |
医药制造业 | 7305 | 6901 | 64.87 | 64.72 | 55.47 | 45.73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1323 | 2110 | 51.63 | 45.64 | 35.53 | 41.09 |
塑料制品业 | 3107 | 3493 | 51.88 | 48.64 | 50.95 | 32.46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2735 | 2622 | 55.43 | 47.48 | 41.17 | 41.15 |
金属制品业 | 3525 | 3700 | 58.47 | 52.95 | 47.26 | 28.97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16461 | 18620 | 56.33 | 53.92 | 43.06 | 39.62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8573 | 8261 | 59.76 | 56.60 | 46.14 | 43.08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12203 | 9891 | 67.34 | 56.96 | 36.11 | 35.13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14500 | 17200 | 59.40 | 49.87 | 35.35 | 36.56 |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11327 | 15855 | 67.39 | 72.02 | 51.55 | 61.94 |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 4679 | 3888 | 66.08 | 64.25 | 43.45 | 38.40 |
资料来源:《浙江省经济普查年鉴》(2004),下同
(二)自主创新经费投入增加,工业企业成为自主创新活动投入主体
近年来,随着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和R&D经费投入实现较快增长。 200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达到202.4亿元,比上年增加50.7亿元,增长33.4%。其中企业自筹171.5亿元,占84.7%,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金融机构贷款21.1亿,占10.4%。从表2可以看出,我省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的增长,80%以上来是企业自筹,表明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投入的力度明显加大。
表2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情况
单位:亿元
经 费 类 别 | 2003年 | 2004年 | 2004年比2003年增减 |
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 | 151.7 | 202.4 | 50.7 |
其中:企业自筹 | 126.1 | 171.5 | 45.4 |
金融机构贷款 | 17.6 | 21.1 | 3.5 |
政府资金 | 4.0 | 6.5 | 2.5 |
国外资金 | 0.4 | 0.6 | 0.2 |
R&D经费的投入量是国际上通用的、用以衡量企业自主创新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经济普查结果显示,200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支出的R&D经费达88.07亿元,占科技活动内部经费支出总额的48.4%;R&D经费比上年增长了57.3%。其中,试验发展经费83.92亿元,增长58.7%。工业企业R&D经费的较快增长,使全社会R&D经费的投入构成发生了变化。2004年全社会R&D投入总量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所占份额达76.2%,比上年提高4.2个百分点,工业企业R&D投入份额的不断增加,反映出企业自主创新投入主体地位的确立。
(三)企业科技活动机构增多
200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专门从事科技活动的机构2492个,比上年增加806个,占有科技活动企业总数的38.8%,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机构投入科技活动人员6.1万人,比上年增加0.53万人,占全部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为42.8%;机构中博士和硕士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占4.5%,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机构中科技活动经费达到75.63亿元,比上年增加19.69亿元,占全部科技活动经费的41.5%。企业科技活动机构的增加,科技人员总体素质的提高,使企业自主创新的专业化和资源集约程度得以提高(见表3)。
表3 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机构情况表
2003年 | 2004年 | 2004年比2003年增减(%) | |
机构个数(个) | 1686 | 2492 | 47.8 |
机构中科技活动人员(人) | 55688 | 61029 | 9.6 |
其中:博士 | 561 | 632 | 12.7 |
硕士 | 1836 | 2113 | 15.1 |
机构中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亿元) | 55.94 | 75.63 | 35.2 |
(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
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与销售收入之比)是反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指标。2004年,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为0.48%,比上年提高0.05个百分点。分行业看,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三大行业比重超过1%,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最高,达到2.07%(见表4)。
表4 主要行业R&D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
单位:%
行 业 类 别 | 2003年 | 2004年 |
全省总计 | 0.43 | 0.48 |
纺织业 | 0.17 | 0.25 |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 0.12 | 0.12 |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 0.17 | 0.20 |
造纸及纸制品业 | 0.28 | 0.22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0.75 | 0.74 |
医药制造业 | 1.41 | 1.92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0.16 | 0.32 |
塑料制品业 | 0.29 | 0.29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0.27 | 0.31 |
金属制品业 | 0.28 | 0.18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0.74 | 0.66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1.02 | 1.02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0.67 | 0.59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0.53 | 0.62 |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1.43 | 2.07 |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 1.16 | 0.79 |
专利申请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工业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产出能力。200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申请专利9849件,平均10户企业申请专利2.4件。其中发明专利2701件,占专利申请数的27.4%。发明专利在全部专利申请数中所占比重由2003年的22.0%提高到2004年的27.4%,呈明显上升的态势。我省平均10户企业申请专利数与全国的2.3件相比,略高0.1件,但发明专利在全部专利申请数中所占比重全国为31.7%,我省要低4.3个百分点。
新产品是企业自主创新的直接成果。200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2414.84亿元,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2.9%;新产品销售收入2340.93亿元,新产品销售率达到12.8%。
(五)企业自主创新活动更加活跃
200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科技活动项目13640项,比上年增加226项。增加的项目主要集中在纺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行业;每一项目平均承担人员8.26人,比上年增加0.37人;每一项目平均投入开发经费113.18万元,比上年增加32.93万元,增长41.0%。从项目来源分类看,国家科技项目485项,占3.6%;地方科技项目1731项,占12.7%;企业自选项目10543项,占77.3%,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79.6%的技术创新项目由本企业机构或攻关小组完成,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近年来我省企业自主创新的活跃程度。
但企业自主创新活动在行业之间差距较大,科技活动项目数最多的前三位为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每一项目承担人员最多的前三位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和造纸及纸制品业;每一个项目平均开发经费最多的前三位是化学纤维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见表5)。
表5 主要行业科技活动项目分布
行 业 类 别 | 科技活动项目(项) | 每一项目承担人员(人/项) | 项目平均开发经费(万元/项) | |||
2003年 | 2004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3年 | 2004年 | |
全省总计 | 13414 | 13640 | 7.89 | 8.26 | 80.25 | 113.18 |
纺织业 | 800 | 970 | 9.90 | 9.23 | 89.96 | 105.11 |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 227 | 352 | 9.86 | 9.39 | 71.29 | 66.21 |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 401 | 578 | 7.53 | 7.01 | 61.93 | 63.49 |
造纸及纸制品业 | 116 | 159 | 11.84 | 10.49 | 126.73 | 97.96 |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 1151 | 1054 | 7.64 | 7.85 | 75.37 | 124.15 |
医药制造业 | 750 | 679 | 7.81 | 7.55 | 89.16 | 114.80 |
化学纤维制造业 | 84 | 123 | 14.82 | 13.98 | 250.60 | 320.34 |
塑料制品业 | 487 | 459 | 5.80 | 5.97 | 28.38 | 92.81 |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192 | 231 | 10.32 | 8.67 | 97.60 | 132.58 |
金属制品业 | 530 | 503 | 6.29 | 5.73 | 51.03 | 64.21 |
通用设备制造业 | 1605 | 1959 | 8.15 | 7.56 | 75.23 | 81.63 |
专用设备制造业 | 795 | 857 | 8.68 | 7.85 | 77.43 | 90.63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 2003 | 930 | 5.01 | 8.42 | 44.29 | 110.16 |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 1498 | 1749 | 7.97 | 7.54 | 86.66 | 94.91 |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853 | 794 | 10.22 | 15.97 | 140.50 | 298.08 |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 472 | 569 | 7.28 | 5.30 | 62.59 | 51.01 |
二、自主创新能力的地区比较
(一)科技人力投入
从科技人才资源总量看,2004年全省有8成以上科技活动人员集中在杭州、宁波等6个市。其中,杭州、宁波、嘉兴、绍兴市分别占19.6%、15.7%、13.6%和13.1%,而且四个市同时拥有全省六成以上的科学家工程师和从事R&D活动的科技人员。而舟山、丽水、衢州和湖州市合计的科技活动人员、科学家工程师和从事R&D活动的科技人员均不足全省的1成。从人员素质看,杭州市的科学家工程师占科技人员比重最高,达到69.5%,嘉兴、舟山市较低,分别为34.6%和41.8%;从R&D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比重看,杭州市最高,为45.8%,湖州市仅为28.7%。由此可见,我省科技活动地区之间不均衡现象比较明显,个别地区的科学家工程师占科技人员比重不高,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不足,素质不高将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见表6)。
表6 2004年分地区科技活动人员情况
地 区 | 科技活动人员 | 科学家工程师 | 科学家工程师占科技人员比重 | R&D人员 | R&D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比重 | |||
总量 | 比重 | 总量 | 比重 | 总量 | 比重 | |||
(人) | (%) | (人) | (%) | (%) | (人) | (%) | (%) | |
合 计 | 142550 | 100.00 | 76602 | 100.00 | 53.74 | 58420 | 100.00 | 40.98 |
杭州市 | 27998 | 19.64 | 19461 | 25.41 | 69.51 | 12815 | 21.94 | 45.77 |
宁波市 | 22320 | 15.66 | 11997 | 15.66 | 53.75 | 10001 | 17.12 | 44.81 |
温州市 | 15257 | 10.70 | 7926 | 10.35 | 51.95 | 5038 | 8.62 | 33.02 |
嘉兴市 | 19373 | 13.59 | 6709 | 8.76 | 34.63 | 8602 | 14.72 | 44.40 |
湖州市 | 5237 | 3.67 | 2770 | 3.62 | 52.89 | 1503 | 2.57 | 28.70 |
绍兴市 | 18726 | 13.14 | 10439 | 13.63 | 55.75 | 7632 | 13.06 | 40.76 |
金华市 | 11569 | 8.12 | 5974 | 7.80 | 51.64 | 4967 | 8.50 | 42.93 |
衢州市 | 2881 | 2.02 | 1574 | 2.05 | 54.63 | 1027 | 1.76 | 35.65 |
舟山市 | 1267 | 0.89 | 530 | 0.69 | 41.83 | 553 | 0.95 | 43.65 |
台州市 | 16343 | 11.46 | 8172 | 10.67 | 50.00 | 5634 | 9.64 | 34.47 |
丽水市 | 1579 | 1.11 | 1050 | 1.37 | 66.50 | 648 | 1.11 | 41.04 |
(二)科技经费投入
从科技经费投入总量看,2004年全省科技经费、R&D经费、新产品开发经费,杭州、宁波和绍兴三个市占了全省六成左右,而丽水、舟山、衢州和湖州市四市合计均不到全省的1成。从科技经费投入的强度看,全省科技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在1%以上有台州、绍兴、金华、杭州和嘉兴市,丽水市相对较低。从开展R&D活动的力度看,全省R&D经费占科技经费的平均水平为48.4%,杭州、嘉兴市为57.3%和53.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湖州、衢州和舟山市较低,分别为30.1%、31.5%和36.5%。从新产品开发的力度看,全省新产品开发经费占科技经费比重的平均水平为57.1% ,其中,宁波和台州市较高,分别为74.1%和73.7%,丽水市只有36.7%。可见,浙江科技经费投入在地区之间也不平衡。
表7 2004年分地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情况
地 区 | 科技经费 内部支出 | R&D经费支出 | 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 | 科技经费占销售收入比例 | R&D经费占科技经费比重 | 新产品经费占科技经费比重 | |||
总量 | 比重 | 总量 | 比重 | 总量 | 比重 | ||||
(亿元) | (%) | (亿元) | (%) | (亿元) | (%) | (%) | (%) | (%) | |
合 计 | 182.08 | 100.00 | 88.07 | 100.00 | 104.04 | 100.00 | 0.99 | 48.37 | 57.14 |
杭州市 | 49.07 | 26.95 | 28.13 | 31.94 | 23.31 | 22.40 | 1.01 | 57.33 | 47.50 |
宁波市 | 30.25 | 16.61 | 13.70 | 15.56 | 22.42 | 21.55 | 0.83 | 45.30 | 74.13 |
温州市 | 16.13 | 8.86 | 6.30 | 7.15 | 9.22 | 8.86 | 0.92 | 39.07 | 57.19 |
嘉兴市 | 17.19 | 9.44 | 9.13 | 10.37 | 11.59 | 11.14 | 1.01 | 53.11 | 67.39 |
湖州市 | 6.54 | 3.59 | 1.97 | 2.24 | 2.74 | 2.63 | 0.81 | 30.14 | 41.86 |
绍兴市 | 28.49 | 15.65 | 13.74 | 15.60 | 13.65 | 13.12 | 1.17 | 48.22 | 47.91 |
金华市 | 11.45 | 6.29 | 5.41 | 6.14 | 6.16 | 5.92 | 1.05 | 47.21 | 53.78 |
衢州市 | 2.59 | 1.42 | 0.82 | 0.93 | 1.14 | 1.09 | 0.97 | 31.54 | 43.94 |
舟山市 | 1.91 | 1.05 | 0.70 | 0.79 | 0.86 | 0.82 | 0.94 | 36.53 | 44.92 |
台州市 | 16.74 | 9.19 | 7.45 | 8.46 | 12.33 | 11.85 | 1.29 | 44.52 | 73.65 |
丽水市 | 1.73 | 0.95 | 0.72 | 0.82 | 0.64 | 0.61 | 0.69 | 41.40 | 36.72 |
(三)科技产出效益
从新产品产出的绝对量看,200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销售收入近六成来自杭州、宁波和绍兴三个市。在新产品产值方面,杭州、宁波和绍兴市,合计1440.74亿元,占全省的59.7 %。新产品销售方面,杭州、宁波和绍兴市新产品销售收入合计1371.06亿元,占全省的58.6%。很显然,全省新产品产值、销售收入的绝大部分也集中在杭州、宁波和绍兴市。
从新产品产出相对效益看,200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为12.8%,台州和绍兴市较高,但也只有19.0%和18.5%;而舟山、衢州市分别只占6.5%和8.4%(见表8)。
表8 2004年分地区新产品产出情况
地 区 | 新产品产值 | 新产品 销售收入 | 新产品销售收入占销售收入比重(%) | ||||
#出口 | |||||||
总量 | 比重 | 总量 | 比重 | 总量 | 比重 | ||
(亿元) | (%) | (亿元) | (%) | (亿元) | (%) | ||
合 计 | 2414.84 | 100.00 | 2340.93 | 100.00 | 678.10 | 100.00 | 12.77 |
杭州市 | 428.95 | 17.76 | 413.27 | 17.65 | 72.69 | 10.72 | 8.49 |
宁波市 | 545.11 | 22.57 | 507.59 | 21.68 | 177.56 | 26.18 | 13.87 |
温州市 | 182.31 | 7.55 | 193.13 | 8.25 | 37.90 | 5.59 | 11.04 |
嘉兴市 | 232.60 | 9.63 | 226.62 | 9.68 | 83.57 | 12.32 | 13.30 |
湖州市 | 130.69 | 5.41 | 134.11 | 5.73 | 28.80 | 4.25 | 16.58 |
绍兴市 | 466.68 | 19.33 | 450.20 | 19.23 | 132.98 | 19.61 | 18.51 |
金华市 | 114.00 | 4.72 | 108.76 | 4.65 | 41.72 | 6.15 | 9.98 |
衢州市 | 23.31 | 0.97 | 22.53 | 0.96 | 4.60 | 0.68 | 8.43 |
舟山市 | 14.09 | 0.58 | 13.21 | 0.56 | 8.10 | 1.20 | 6.50 |
台州市 | 262.22 | 10.86 | 247.33 | 10.57 | 86.18 | 12.71 | 19.00 |
丽水市 | 14.88 | 0.62 | 24.17 | 1.03 | 4.01 | 0.59 | 9.60 |
从全省拥有专利数看,2004年杭州、宁波、绍兴和温州四个市合计占全省的57.8%,而舟山、衢州和丽水市拥有的专利数合计只占2.5%。在专利申请数方面,杭州、宁波、绍兴和温州市合计6840件,占全省69.5%;在发明专利数方面,杭州、宁波、温州和绍兴市合计1620件,占全省的70.5%(见表9)。
表9 2004年分地区专利情况
地 区 | 拥有专利数 | 专利申请量 | 发明专利申请占全部申请比重(%) | ||||
发明专利 | |||||||
总量 | 比重 | 总量 | 比重 | 总量 | 比重 | ||
(件) | (%) | (件) | (%) | (件) | (%) | ||
合 计 | 5070 | 100 | 9849 | 100 | 2701 | 100 | 27.42 |
杭州市 | 1027 | 20.26 | 1774 | 18.01 | 665 | 24.62 | 37.49 |
宁波市 | 1052 | 20.75 | 2787 | 28.30 | 616 | 22.81 | 22.10 |
温州市 | 658 | 12.98 | 1186 | 12.04 | 283 | 10.48 | 23.86 |
嘉兴市 | 199 | 3.93 | 612 | 6.21 | 101 | 3.74 | 16.50 |
湖州市 | 157 | 3.10 | 306 | 3.11 | 118 | 4.37 | 38.56 |
绍兴市 | 825 | 16.27 | 1093 | 11.10 | 339 | 12.55 | 31.02 |
金华市 | 481 | 9.49 | 1072 | 10.88 | 261 | 9.66 | 24.35 |
衢州市 | 42 | 0.83 | 59 | 0.60 | 31 | 1.15 | 52.54 |
舟山市 | 20 | 0.39 | 26 | 0.26 | 9 | 0.33 | 34.62 |
台州市 | 546 | 10.77 | 799 | 8.11 | 228 | 8.44 | 28.54 |
丽水市 | 63 | 1.24 | 135 | 1.37 | 50 | 1.85 | 37.04 |
三、我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企业自主创新的观念有待提高,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巩固。我省作为东部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在市场机制的激励下,企业逐步具有了自主创新意识,并开展了一些技术创新活动,但总体来说自主创新意识还不强,研发能力还不足。从普查结果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作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开展科技活动的企业比例仅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5.6%,其中大中型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比例也不到一半(44.3%)。企业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原有企业发展模式的依赖性仍较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有待于进一步巩固。
(二)企业自主创新经费投入仍属偏低。国际上普遍认为一个企业的R&D开支占销售收入的5%以上才有竞争力。而目前我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只有0.48%,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2.5%-4%的水平相比差距更为明显。企业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不足,还不能为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三)人才资源已成为我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制约因素。人才资源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是企业自主创新最宝贵的资源。目前我省自主创新人才的规模、质量、结构都有待于进一步优化,创新人才与区域产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日益显现。企业普遍反映随着科技投入的加大,企业创新人才不足逐渐成为自主创新中最突出的矛盾,制约着企业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四)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与核心技术缺乏的矛盾突出。随着我省主导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核心技术缺乏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我省还有一些企业自主创新主要集中在非核心技术领域,不少产业在国际分工中仍处于较低端的位置,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弱,制约了我省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虽然我省近年来专利申请数位居全国前列,但发明专利在全部专利申请数中所占比重为27.4%,低于全国4.3个百分点,我省只有极少数的企业拥有核心知识产权。
(五)创新实力不平衡,地区分布差异较大。通过调查发现,无论是科技人员队伍、科技经费投入还是科技成果产出等方面,地区间不平衡现象十分明显。而地区间的过度不平衡,极易导致两极分化,科技创新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资源向实力更强、范围更少的地区集中,以致呈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局面,这对全面创建和谐社会,提升浙江省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不利的。
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几点建议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具有其他各类机构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千千万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才能使我省整体创新能力得到增强。为此,就如何提升我省规模以上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出如下建议:
(一)深化改革,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目前我国正处于加速工业化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为缩小差距,国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为此,我省一方面要加快推进企业产权及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改革,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进一步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另一方面要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意识,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科研经费的投入,加快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最后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在自主创新中的导向作用,在产业技术发展中的牵引作用,真正使自主创新成为企业和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二)发挥政府制度保障作用,营造创新环境。政府作为创新活动的重要参与者,除了在公共技术研发投入中发挥引导作用外,其最大的职能在于提供制度保障,营造创新环境。政府应该在法制规范、政策制定、舆论营造中发挥服务型作用,如通过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新行为进行鼓励和保护;建立以鼓励冒险、分散风险的风险投资制度,为自主创新提供金融支持体系;在创新环境上,政府要为创新人才和创业人才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完善创新活动硬件和软件环境。在推动建立健全技术开发机构上,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企业集团建立高水平的技术开发中心,创造条件吸收独立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以多种形式投入到企业创新中来,抓好重大科研项目和关键技术的攻关,以提升我省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
(三)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提高科技人员的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源是推动科技向前发展的主体,企业中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的高科技人才,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基础,因而企业要结合创新需要,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的同时,积极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以确保企业在不同的创新发展阶段有足够的人力资源支持。企业要进一步贯彻落实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政策,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努力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以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建立多元的科技投入体系,加大对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力度。我省目前要以创建科技强市、强县为契机,在政府加大财政性科技经费投入的同时,要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特别是研发投入,努力提高企业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同时,要研究建立全方位的自主创新投入资金保证体系和自主创新投资的风险与担保机制,以支持企业开展自主创新活动。
(五)正确处理好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的关系。坚持自主创新,绝非排斥技术引进,而是要把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学习和再创新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今后必将要从国外大量引进先进技术,因而我们要在消化吸收上多做文章,做足文章。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引导消化吸收再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制定落实鼓励技术引进后消化吸收的政策,以支持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所参与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六)要树立科学发展规,统筹区域经济、科技发展。要进一步提升对薄弱地区的科技扶持力度,在促进薄弱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以提升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从而改变其落后局面。
课题组组长:陈晓明
课题组成员:蔡思中 楼 军 许明娟
执 笔:陈晓明 蔡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