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浙江发展的金名片,是浙江经济的最大特色和最大优势。新中国成立75年来,勤劳智慧的浙江人民以“勇立潮头”的姿态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闯出了一部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民营经济崛起史,成就了浙江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的历史转变。
一、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民营经济迈上新台阶
(一)政策激发动力。1953年起,我国进入大规模地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的阶段。到1978年,浙江个私经济占比仅5.7%。实行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91年,全省乡镇企业个数增加到51.6万个,从业人员523.4万人,分别比1978年增长6.0和1.8倍。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浙江率先探索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乡镇企业改制,1998年乡镇企业总产值等7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国首位。党的十五大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根本上消除了对个体私营经济的政治歧视。全省掀起兴办个体私营企业的热潮,工商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分别由1991年的100.3万户和1.1万家增至2000年的158.9万户和17.9万家。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始终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陆续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如制定全国首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在省级层面率先推出《浙江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以政策集成创新赋能民营经济新一轮跃升。
(二)总量持续壮大。民营经营主体突破千万户。浙江年末在册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合计从2018年的627万户增加到2023年1001万户,首次突破千万户,占全部经营主体的比重由95.9%提升到96.8%。“四上”法人单位中,民营企业突破12万户,占全部“四上”法人单位的88.1%。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5.5万亿元。随着经营主体队伍持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规模持续攀升。据初步核算数,2023年,浙江民营经济增加值5.5万亿元,比2018年增加约1.7万亿元,规模增长近50%;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7.2%,占比较2018年提升1.7个百分点,民营经济成为推动浙江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主力军”。
(三)实力持续增强。民营企业坚持做大做强做优做久,勇于创业创新,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头部企业跑出发展“加速度”。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发布的“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浙江共有108家企业上榜,比2018年增加15家,连续25年居全国各省区市第一。省市场监管局、省工商联公布的2023年度浙江省民营企业百强榜单中,入围门槛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02.7亿元,百强企业合计销售总额达到6.77万亿元,与2018年榜单相比年均分别增长10.2%和12.8%。其中,年营业收入超500亿元的37家、超千亿的15家、超2千亿元的5家,分别增加16、7和4家。民营企业挑起上市大梁。截至2023年末,在国内A股上市的浙江民营企业数量564家,占全省A股上市企业数量超八成、市值近七成。
二、社会贡献不断提高,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发展活力强劲。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持续稳进向好的重要因素,为浙江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2018-2022年,浙江民营经济增加值现价年均增长9.2%,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民营经济是工业“主引擎”。2023年,浙江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5.3万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2.3%;增加值1.6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1.4%,占比较2018年提升10.9个百分点;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8%,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1.8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91.4%,贡献率比2018年提升25个百分点,民营经济作为工业“主引擎”的作用进一步凸显。民营经济是外贸“压舱石”。自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浙江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并逐渐成为主力军。据海关统计,2023年,浙江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数量首次突破10万家,达10.2万家,合计进出口3.9万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比重为80.2%,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比重26.7个百分点、高于2018年浙江比重8.5个百分点;进出口比上年增长7.1%,增速高于全省2.5个百分点,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长5.6个百分点。其中,有出口实绩的浙江民营企业数量首次超过9万家,居全国首位,相当于全国每5家民营出口企业中,就有1家来自浙江。
(二)社会贡献提升。民营经济是就业“蓄水池”。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形成巨大劳动需求。2023年,浙江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创造的就业岗位数量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的92.6%。2023年末,规模以上民营服务业企业期末用工人数278万人,比上年末净增6万人,占规模以上服务业全部净增用工人数的93.7%。民营经济是税收重要来源。2023年浙江税收收入的74.0%来自民营经济,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并连续多年保持七成以上水平。民营经济踊跃参与社会事业。2023年,浙江民办养老机构占比为52.3%,比2020年提升1.7个百分点;民营卫生机构占比56.5%,比2018年提升8.1个百分点。
三、科技创新不断涌现,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一)创新浪潮涌动。作为创新驱动的实践主体,民营企业不断探索提升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争当创新“排头兵”。研发投入持续加大。2023年,浙江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含工业和服务业,下同)中,有研发费用支出的共4.5万家,占规模以上民营企业的七成,合计研发费用比上年增长10.9%,增速比营业收入高7.3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相当于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4%,提升0.2个百分点。据省工商联2020-2022年发布的浙江民营企业研发投入100强名单显示,入围门槛从2019年度的1.86亿元提升至2021年度的3.3亿元。研发投入转化率高。2023年,浙江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比上年增长8.8%,高于规模以上工业2.0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48.3%,较上年提升2.3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高出规模以上工业4.7个百分点。创新梯队壮大。截至2023年末,浙江民营企业中有隐形冠军企业近400家、“小巨人”企业1200余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近9000家,占各类企业的比重均在九成左右。专精特新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产值占比超九成。
(二)转型升级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根据2022年年度核算,浙江民营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从1978年的55.1:27.9:17.0调整为4.4:49.2:46.4。其中,民营工业增加值占民营经济增加值的比重为41.7%,工业是民营企业的“主阵地”。先进制造成色提升。2023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2.0%和9.0%,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相应产业高3.7和2.0个百分点,增加值占民营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17.5%和73.3%,占比分别比上年提高0.7和0.5个百分点。
回望历史,民营经济助力浙江繁荣发展,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和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柱。展望未来,浙江将进一步焕发民营经济的活力、潜力、动力,以“时不我待”的精气神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在新的时代继续把民营经济“金名片”擦得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