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带来的雨天格外粘人,雨天也仗着春天的势头,名正言顺地开始大杀四方,经过几天的为威作福,连吸进去的空气都是湿的。终于,雨天似乎也像是过了热恋期的恋人,开始阴晴不定。
借着太阳赏光的那天,我抛开所有事,假装无所事事的闲人,混迹在人群中。走着走着,一阵阵风吹过,我贪婪地呼吸着,躲在寝室避雨的这几天,让人压抑到窒息。风吹过,带来我无尽的眷恋的回忆,带走我一身的疲倦。我想起了儿时夏夜空气的味道。
我很幸运,我出生时起便生活在一个充满诗意与生机的地方,我始终记得家门前的大田野,以及家门旁土地上那三个小土坑。每次一到夏天的傍晚,一个小女孩就拿着哥哥赢来的一手弹珠,趴在泥地里跟邻居家的孩子斗智斗勇,迫不及待地想赢得对方手里的宝藏。结果便是输光了手里的弹珠,还一身脏兮兮地回家。还未到家门口便能听到那火山爆发的训斥声。
“怎么不接着玩儿呀,看看你的白衣服都变成黑衣服了,叫你吃饭也听不见,天天就知道往泥坑里趴…………”
边说边走过来将我拉回家吃饭。
我很少能见到我的父亲,儿时的我跟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印象最深的就是吃完饭,洗完澡,搬张小椅子坐在家门口乘凉,奶奶拿着她的小蒲扇给我拍蚊子。我可以听到蝉鸣,闻着夏夜特有的露水的味道,池塘里田野间青蛙的叫声此起彼伏,邻居间你来我往的亲切问候……
那时电视里最流行的动画片是喜羊羊与灰太狼,谁家孩子不看这个好像就是跟不上潮流,我甚至可以记住它在哪个时间段,哪个台播出。
但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家里的那台公用座机电话,没错我家开了一间小卖铺,那个时候只要是农村开小卖铺的都会有一部橙色的公用电话,还会有个大大的写着“公用电话”牌子定在墙上,那时的人们很少有手机有也是诺基亚,而且我家那时附近住的都是外来务工的外地人,为了省话费,他们常常到我家来打那个橙色的公用电话,而且打多长时间,用多少钱,座机电话都会自动计时报价。通常一个小时也就5毛一块的样子,具体的我也记不得了。因为家门前有大田野,也不再村中心,所以顾客一般来说了会比较少,就算有也是家周围的。所以在我印象中,经常光顾的就是这几个打电话的。
有时动画片结束,进入广告了,我会假装看广告,实际上是在偷听他们的对话,通过只言片语大概能猜测出他们在聊什么,浓浓的乡音使电话这头的人和那头的人产生共鸣。
有时接电话的时候还好好的还十分打趣地逗逗孩子,电话放下后就马上偷偷抹眼泪。
有时明明电话里那么愤怒,那么强横,那么不容置疑,电话挂了之后,眼泪鼻涕就一起下来了。
一般碰到这种情况的时候,祖父母和我都会很识趣地转过头,假装看电视。等待橙色座机不合时宜地报价。爷爷奶奶有时看不下去,也会递上纸。那些人拿着纸感激地看了一眼也就走了。来我家打电话大多数都是为人父母的,他们通常会在下班的时候,过来打电话,有时满身是汗,整个身上感觉好像被水浇过一样;有时,身上也散发出沐浴露的味道。大都打电话回去给孩子和父母的。很少会有碰到打电话愤怒的或者一上来就哭的,大多都是开心地打完电话或者眼中含着泪水挂了电话,再让眼泪平静的留下来。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一个20多岁的女孩子过来打电话,一开始平静地好好说着,但是最后跟电话那头的人吵起来了。没猜错的话,应该是跟男朋友吵架了,当时只是觉得可怕,因为那时的我,还从来没见过一个人可以崩溃成那样,她的绝望都写在了脸上,哭地面红耳赤。
你以为只有小姑娘会哭成这样?小伙子有时候也有脆弱的一面。
那天下着大雨,晚上又很黑,那个看起来才刚高中毕业的男孩子,操着一口浓厚地乡音聊着天,虽然很难听出来到底在说什么,但是大概意思可以听明白。这个男孩子高中读完辍学来这打工,今天应该是碰到了点不好的事或者是觉得太累了。打电话跟父母说他撑不下去了,聊着聊着金豆子还往下掉,因为电话在门旁边,电话线也挺长的,所以他往外走了走,电话结束的时候,我才发现他脸上的泪痕。
付完钱,那慢悠悠走在雨中,被路灯折射的背影到现在还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傍晚时分夕阳会照进家里,照到那台座机电话,橙色的座机电话融化在橙色的夕阳中。
橙色的公用电话,好似成了他们的精神寄托
其实,那个时候我住的农村也差不多,父母大多外出打工,孩子跟祖父母住,很多时候一年才回来一次。我的父亲就是这样,只是我比较幸运,我的父亲没有去太远的地方打工。能半年回来一次。
父亲每次回来待几天要走的时候,一开始我都会追在他的摩托车后面跑,直到我跑不动了,看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期待他下次回来,好像是一种送别仪式似的。最后,我慢慢长大,没有父亲的管束,我也野惯了,经常趴泥地里玩弹珠。我的祖母很开明,按着原来养育爸爸的方式,把我养活就行。但是我的父亲却惊愕于我的成长和一点都不像女孩子的行为。
我一直以为,我会一直过这种生活,可以闻着夏夜的露水,可以穿着大背心出来乘凉,可以偷听顾客打电话的内容。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一切好像都慢慢变得跟原来不一样了。
大概是从父亲的工作不仅涨薪了,还从半年回来一次到一个星期回来一次开始。我发现家里打电话的顾客逐渐少了,大家普遍都开始用智能手机了,家家户户也有钱装修房子
甚至那些在外务工的工人,听说自己家乡发展的很好也都回家去了。
晚上,出来乘凉的人少了,大家都装空调了。大家的日子都在慢慢好起来
终于,门口的座机电话也卸了。
小时候还没有意识到,现在长大了回望过去才知道。原来卸掉的不是座机,而是一个时代在迈着步子把我们往前踢呀。我看到了那一辈人的努力,努力有意义地向前走。在我的时代里,童年是缺少父母参与的,但是父母的精神印记却从来没有像那台座机那样被卸去。
时代的变革总在重复对我们耳语“国安,家圆”,一轮又一轮地岁月无情地血洗这个世界的牌局,而中国始终坚挺,这泱泱大国的血液依旧沸腾。
“你是怎么样的,中国便是怎么样的;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国便不再黑暗”崔卫平教授,对这个时代和这个时代的人充满希望。
这个时代青年的样子,我想鲁迅已经给出了答案“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分光。就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火焰。此后如竟没有火焰,我便是唯一的光。”
我想我们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是最好的时代,也是需要我们热血沸腾披荆斩棘,冲出饿狼虎视耿耿的时代。
上一条:《书里的流年》
下一条:《流年珍惜,来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