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轩的爸爸死了,那年他才11岁。
他不是足够坚强的人,被人欺负了总喜欢一个人躲起来哭鼻子,总有人会去嘲笑他那条缝着很多格格不入图案的牛仔裤,就是因为它们总是挤在他的膝盖处。
“你干嘛去,回来”门口的保安大爷喊道,后面还紧紧追着一个女老师。
阳光格外刺眼,天空中万里无云,窗外知了烦躁的诉说一年前在土里的烦闷,教室里悉悉索索就算平时最威严的老师坐在讲台上,仍然有人议论着,随着讲台上维持秩序的老师用力砸了一下桌子,一切都归于平静。
我看向窗外,风中红色的横幅飘扬着,上面赫然写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他一边哭一边跑,洗的有些发黄的白T合着他的汗液紧紧贴在他身上,,街道两边的路人都议论纷纷……
终于在一个红绿灯前他被保安抓住了,马上老师也到了……
有一次我在他的日记里看到,他说“他自己什么也想不起来,只记得那个红灯很长,好像从没有这么长过……”
可是自从发生这件事,我开始害怕见到他,这种奇怪的情感缠着我好久好久。直到我听说他要搬走了才有了变化,听说是要回他外婆家,那是个很远的省,是叫贵州。
我一直从新闻里听说贵州是一个穷山坳,这边的人也看不起贵州过来的打工人,即使是做着擦鞋工作的本地人依然瞧不起他们。
那是因为我打开电视,看到教育频道在介绍中国的地理,正好是贵州篇:
那里有着许许多多的村寨,高低不平的村道,以及在我当时看来挺“怪异”的服饰。电视屏幕突然陷入嘈杂,屏幕那端是一条从上而下长长的水泥路,两边摆着各种小吃摊和菜摊最多的还是洋芋。来来往往的男人大多消瘦,女人都追赶者自家的孩子,当然那种特殊的背孩子工具也让我格外新奇。突然画面变得灰暗起来,多是黄土石块的山,多是连绵的小雨,多是各色发电厂,多是贫穷的孩子,多是造型奇异的少年,我恍惚间将李华轩带入进去,我不知道他会生活的怎么样,很多家庭没了父亲都是很难坚持,更何况一个如此贫困的地区呢?
李华轩会不会变成那样子消瘦,眼里没有精神和希望的机器,我不敢去想……
之后他请了很长时间的假,再之后他就转走了,我连一句安慰都没对他说,他就从此消失在我的人生中。
我和他是有联系方式的,qq上我们却没有发过一句话。直到我收到了像是他群发的新年祝福消息,我才突然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慢慢在聊天框里打下——新年快乐,最近过得还好吧。
发完消息我又开始惶恐,万一他不回我怎么办,我拿着手机好一会儿,直到新年的烟花从我家旁边炸开来,我才回过神慢慢的走下楼去。
突然我收到一条消息,上面写着“我很好呀,你呢”
后来我发现我和他离得很近,我们都在杭州上大学。
我对着屏幕,心里五味杂陈,很多话应该再更早的时候去说而不是等到现在。我很难释怀自己当初所做的一切,或者说我很后悔当初什么也没有做。
“要不暑假你来我家这边玩吧,我可以带你看看。”屏幕上赫然出现了这样一句话。
我很快的顺手打好了拒绝的话,但是顿了几秒,最后在聊天框里打下——“就今年,我来”。
我几乎完全忘记了他的样子,他的空间里也没有自拍或者合照,我开始想象他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完完全全没有想法。
那年我坐的是动车,比起高铁来说慢得多,要是从金华直接到贵阳要一天多一点。直到上车看见其他人大包小包的干货,我才想起来居然忘记给他带些特产做礼物,使劲敲了敲自己的头。
中午我从贵阳站下车,整洁的车站里行人来来往往,每个人的心里都藏着小小的值得惆怅的事,而我还拥有一种难以言表的紧张感,天上万里无云,阳光从被漆的发亮的栏杆上逃到了列车上,我现在的沉浸在嘈杂的人声中,突然我看见一个比我高出一个头的男人来到了我们约定的地点,我呆呆的望着他,他好像也感受到我在看他,打量了几眼。突然他带着好像能穿透别人内心的微笑大步走了过来。
我完全看不出来,这是那个曾经失去父亲的爱哭鼻子的李华轩,他现在的眼睛里充满了喜悦,我从他的眼神里甚至看到了他会走向一个美好的未来。
“看样子你没这么变啊”他冲着我说。
“听说你在读大专啊,那你岂不是今年就毕业了吗?”
“是啊,我已经实习过一个学期了,下半年开始我就要去工作了,我离开的那年天宫一号才刚发射,是11年吧。原本我的理想是也上去看看,现在看来我可能要换个方式到处跑了”。
“什么意思啊?”
“我的专业啊,铁路运输。我原本想从上面看看的,现在我只能站在地上看看喽”。
我突然不知道该说什么,或许是该安慰,可安慰的话早在八年前就该说了,可现在却突然又惶恐起来,只是回了一句“那你这些年辛苦了”。
他粲然的笑了,“其实还好,原本的情况的确很差,但是一切都好起来了。上面下来的政策比我们当初好太多了,你知道‘天眼’吗,就在我们这”。
“我知道,我也打算去看看的”。
“不过啊,先去吃饭”他把手搭在我的肩上,推着我上了楼。
我感觉他妈妈比我想象的稍微年轻些,穿着一条很长的类似丝绸一样发光材料制成的浅红色裙子,头发虽然没有那么浓密了但是梳得很整齐,我以为这些年的劳累会压垮这个女人,想不到的是这个国家却还善待她。
看着他们为了照顾我的浙江胃,几乎所有菜的辣度都减少了一半,我在心里狠狠的骂了自己的愚昧。寒暄了几句,李明轩就匆匆带着我出门了。
我打眼一看,他们街道的宣传栏上面红底白字赫然写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对面是个花鸟市场来来往往的人们,或是捧着一束鲜花或绿植,或是牵着小狗小猫,脸上洋溢着幸福的样子。沿街有一家叫“小娟速食店”的店面让我有了兴趣,门口赫然是一个小炉子,老板正在为等候的客人烤着小土豆球,客人扫了商家的收款码摆摆手满足的离去。前面的公交车身上是红色的,上面没有商业广告取而代之的的是宣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标语。牵着大人的手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带着红马甲扶老人过马路的志愿者,就连这里的空气都在告诉我这个地方是崭新的,我在这里也看到了什么是未来可期。
“对了,你打算待几天?”
“或许还得再待个一两天才能看完吧。”
“其实这里的变化比你想象的大得多,变化的不仅仅是这里。”
“你最近有空吗,我想找个人陪我去下面的村里看看。”
“为什么没有呢?”
我看着他,就像当初我们的孩童时代一样,不同的是变化的太大了,可爱的是一切都是往好处发展,每个人都在进步,每个幸福都在孕育……
上一条:《时代的变迁 共同的记忆》
下一条:《我的时代,我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