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绍兴杨汛桥校区  8:00—21:00

杭州拱宸桥校区  8:00—21:30

首页 / 水韵绍兴 / 正文
《我的时代,我的记忆》
来源:图书馆   作者:舒泷潇 护理学183班   编辑:沈世玲   时间:2021-05-21   点击数:

金秋时节的阳光总是如此温暖恬静,秋风徐徐吹过,几朵白云在湛蓝的天空中飘浮着。车窗外,掠过一大片稻田,像一张张厚重的金黄色地毯。仔细一瞧,黄澄澄的稻穗垂着沉甸甸的穗头,包裹着丰收的喜悦。不远处,隆隆作响的收割机正缓缓驶过,留下一条条笔直的松土带。下了车,漫步在田埂上,思绪渐渐游移——

小时候,每到插秧季节,我就会戴上一顶“特制”的竹编小斗笠,兴高采烈地坐上外婆的三轮车去稻田。光着肉乎乎的小脚丫,在纵横交错的田埂上跳跃着,奔跑着,银铃般的欢笑声和脚步的“啪啪”声久久回荡在田野中,留下了一个个深浅不一的小脚印儿。玩累了,就蹲在田边看着外婆忙碌的身影。那时候的农业,基本上都是传统人工的精耕细作为主——只见外婆一步一弯腰,一步一后退,慢慢地在田里移动着。左手握着一把秧苗,右手便把一株株的秧苗往水田里插,动作娴熟而有节律。大概六七分钟后,外婆就已经插好了两排秧苗了。我跃跃欲试,撸起袖子,挽起裤脚,便一脚陷进水田,学着外婆的样子插了起来……可结果却是刚把秧苗按下去,它就浮在水面上了。外婆见我一脸疑惑的样子,便像拎小鸡一样把我从水田里“拎”到田埂上,拍拍我的脑袋,笑着说:“傻囡囡,乖,你还小,力气不够,没把秧苗的根部插进泥土里,等你长大了再帮外婆忙哦。”我像小鸡啄米似的点点头。后来我才明白,顶着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大概正是如此。人工插秧也是一项技术活,每株的距离要控制好,还要保证在一条直线上。想要插得好,没有几年功夫是做不来的。

到了收割季节,金灿灿的稻田,令人心醉。外婆的笑容中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磨刀霍霍向水稻,用一把镰刀“闯天下”——外婆左手一把握住稻子的杆部,右手拿着镰刀对着水稻根部十五公分左右的部位收割,割完的稻子随手往身后地上一放,再抬脚往前,继续动手割起来,只听得“嚓嚓嚓,嚓嚓嚓”的声音。不一会儿,两行水稻就已经倒下。外婆脸上的汗水直往下淌,衣服也被汗浸透了。我急忙小跑过去递上毛巾,给外婆擦汗。外婆转过头,慈祥地对我笑了笑,说:“种粮食很辛苦,囡囡要珍惜,不能浪费哦……”

那块田地,因为耕收不断交替而年年出新。在徐徐秋风中,我回过思绪——现如今,现代农业生产机械化快速发展,呈现出了一个改天换地的新时代。农民们正在逐步从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中解放出来。即使是到了农忙季节也不怕,一台台先进的机械就可以实现快速播种、收割以及脱粒等等,做到高效、优质、快速,还能降低因为下雨等天气原因所带来的风险。当然,现在绿色温室大棚种植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可以实现无土栽培、土壤改良、水肥一体等等。外婆虽然已经年过七十,但她的身体依旧健朗,如今也学会了许多农业新技术,减轻了劳动强度,省时又省力。

时间见证了我们党帯领人民群众不屈不挠、顽强拼搏,也见证了中华民族在攻坚克难中屹立世界东方所取得的骄人成就,以及神州大地上处处涌动的澎湃激情。青春是用来奋斗的,而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作为新时代新青年,应当有理想、有担当,不辱使命,不负所托,在人生征途上做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