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看到一组对话,觉得很有趣:“内卷太厉害怎么办?”“读书,读书破万卷。”虽然已经脱离诗句原本的意思,但我认为其实这话讲得很有道理。狄更斯曾发出“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的声音,而如今已经到了“这是一个内卷的时代”,仿佛世间万物都在卷,有的人以戏谑的口气讲着内卷,有的人怀着沉重的心情内卷,有的人主动掀起“内卷”浪潮,有的人不得不被迫参与内卷。
前不久考研国家线出来,考研的人和不考研的人看到分数都沉默了。“文学类:孔子来了都得调剂。教育类:夸美纽斯来了也得调剂。艺术类:张艺谋来了也得调剂”这个段子在网上快速传开。大家纷纷吐槽:卷起来了卷起来了,这也太卷了...
到底何谓内卷?内卷是一种超越吗?我发出疑问。大家内卷最终会导致什么结果?是好是坏?又或者说在其背后藏着某些更深层的东西吗?经过网上查阅,我了解到“内卷”原本是一个学术名词,指一类文化模式达到了某种最终的形态之后,既没有办法稳定下来,也没有办法转变为新的形态,而只能不断地在内部变得更加复杂的现象。而高校学生用他来指非理性内部竞争。从高校学生的层面来讲,“内卷”该词已经定性,它是非理性的。但是若仔细考量,高校学生是否将一些不属于“内卷”的行为强行归属为“内卷”也值得商榷。
如果我们将“内卷”其中的一部分含义抽离出来,是否就是人与人之间在不断地竞争与超越呢?任何事物其实都会存在内部竞争,若不竞争,整体又如何能够取得发展呢?说得极端一些,大家各凭本事,看谁能取得最优异的结果嘛。否则,大家都选择“躺平”“摆烂”,那么我们的社会要如何发展进步呢?虽然如此,对于“内卷”现象的好坏,我仍然无法将其定性。一方面,我认为只要是良性的竞争,就没有什么不好的,有的人就是需要在压力之下才能突破自己,才能够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况且“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自古以来的生存法则。但另一方面,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许多人感到焦虑,许多人承受不了如此大的压力,甚至是在身理和心理上都造成了一些困扰。若长此以往,这并不有利于个人与社会的发展。
就我个人而言,虽然自己不参与考研大潮,其压力不敢与考研大军相较,但不得不承认,日常中也会有许多深感焦虑的时刻,觉得自己一停下来就会被身后的人超越,日常的休息时间都无法完全进入休息的状态。超越,不仅仅是你可以超越别人,你也会被超越。但后来也越来越发现,自己处于一种无效的焦虑之中,而这种焦虑只会给自己带来内耗,毫无益处可言。这个世界上比自己优秀百倍甚至千倍的人比比皆是,而且他们永远存在,既如此,焦虑就变得没有必要了,只要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稍微好一点,那么我就是胜利的。
面对内卷,我们要做的,便是尽全力做好当下的自己。不要对自己无意义的过度开发,也不要对别人过度关注,与别人过度比较。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时区,自己的步伐,走好属于自己的每一步,比昨天的自己更优秀,哪怕只是一点点,都是成功的超越。最伟大的脚步不是超越别人,而是持续超越昨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