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杭州校区  8:00—21:30

绍兴校区  8:00—21:00

首页 / 水韵绍兴 / 正文
超越过去,耕耘脚下,圆梦未来!
来源:   作者:日语201班 陈晓晓   编辑:童桦滢   时间:2022-11-08   点击数: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上,信心百倍。回望来路,初心未泯 ;冀望未来,大道宽广!我欣喜的发现,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崛起在世界的东方走在新世纪的征途上。而在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


超越是不忘初心。每一次倾听历史,总能获得前行的动力。君不见“雄赳赳气昂昂”的志愿军战士,抛头颅洒热血;君不见“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们,栉风沐雨;君不见“深圳速度”的开山劈地,创造奇迹。一次次的磨难与艰险,中国人永不言败。面对两万五千里长征,吃野菜,吃树根,我们不怕;面对侵略者的铁蹄践踏,我们抗日、抗美援朝,我们不怕;面对汶川地震、非典、新冠病毒,我们的战士、医护人员,奋不顾身。仰望星空的同时,感谢不畏艰难,勇于问天的航天前辈,让夏夜的星河更加璀璨。


超越的信念推动着我们不断探索与前行。科技与人文齐飞,超越与传承同在!“嫦娥奔月”、屈原“天问”,寄托了先民们的梦想与思考。观天象,制历法,研制浑天仪,身绑“火箭”飞向天空。上世纪50年代,现代航天业艰难起步;70年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飞上太空;科学家们孜孜探求浩渺宇宙。而我们“飞天揽月”的探索从未间断。从“一轮秋影转金波”的对月祈愿,如今,“嫦娥”系列将“玉兔”送上月球,带回珍贵的月壤,“天问一号”飞过广袤的太空,着陆神秘的火星,空间站在轨驻留三个月的“神十二”成功返回地球,“神十三”已载着三位宇航员开始为期六个月的太空之旅。从近地到探月、探火,一颗颗卫星翱翔于九天。中国航天事业正大步迈向国际最前沿。而中国人认识和探索太空之旅正积蓄力量,向更高目标挺进!


从科技攻关最前沿到脱贫攻坚主战场,从创新创业第一线到国际交流大舞台,中国在超越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就。2020年初剩余的551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2020年中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一带一路”倡议得到1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身为青年的我们也许只是这些成就的见证者、享受者,但未来的我们必将是中国成就的创造者。


青年的力量就是超越的力量。乔木亭亭倚盖苍,栉风沐雨自担当。他们擎起前行的火把,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奔跑,刷新纪录,创造奇迹。不到33岁的他们,致力于长征五号实验;平均31岁的“小卫星家族”,创新研究微小卫星;平均28岁的他们,成功研发云雀系统,“北京明白”90后小伙高健……还有她们,一样可以乘风破浪、征服星辰大海的她们:长五发射时笑着笑着就哭了的孙振莲,“天路”团队负责任人姬涛,航天员刘洋、王亚平……,仰望星空,热泪盈眶。上枝拂青云,中心十数围。年轻的他和她,至其诚,致其极。



中国红是点燃超越的火炬。从“奥运三问”到“双奥之城”,从“冰雪运动不进山海关”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中国的体育强国梦已照进现实,冬奥春节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身为中国青年,我想高声宣告:有一种大美叫中国红。冬奥的冰雪画卷,展开了气象万千的中国图景。熊猫和冰晶合体的“冰墩墩”,红灯笼变形大娃娃的“雪容融”,加持了现代科技的中国文化温暖、光明、又超能;跳台滑雪中心外形像祥瑞灵芝,奥林匹克步行平台设计是暖心玉环,融入了传统文明的奥运场馆无与伦比、“创造了奇迹”;“冰丝带”的制冰技术碳排放趋近于零,国家游泳中心首创场馆的“水冰转换”,“中国方案”为奥运添彩,令世界瞩目。传承、创新,奋斗、贡献,身为中国青年,怎能不激动万分!


1951年3月,第一届亚运会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当时只有489人参加,到1978年第八届时,参加人数已超过了4000人,亚洲运动员已成为世界体坛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2022年杭州亚运会,是继1990年北京亚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后,我国第三次承办亚运会。从9月10日至25日,杭州将向世界展示一场“中国特色、浙江风采、杭州韵味、精彩纷呈”的体育文化盛会。让我们共同期待!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春耕”前,回望奋斗的初心与历程,于成败中体悟,在思考中升华,有助于谋划春华的愿景、坚定秋实的信念。2022年将于北京召开党的二十大,百年恰是风华,立足新起点,启航新征程。 时代在前进,宏图已绘就,号角已吹响;壮志在心头,扬鞭在脚下。超越过去,耕耘脚下方能圆梦未来。让我们以满怀的豪情期待中国再创新世纪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