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绍兴杨汛桥校区  8:00—22:00

杭州拱宸桥校区  8:00—22:00

一季度浙江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分析
来源:   作者:   编辑:   时间:2018-05-17   点击数:

今年以来,浙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增强,新兴业态和新商业模式不断发展,传统实体零售持续回升,消费品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市场主体呈现活跃态势。

一、基本特点

1.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长加快。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23亿元,同比增长11.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高1.2个百分点,比江苏、山东和广东分别高1.3、1.2和1.1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2150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5.2个百分点,市场主体活跃,规模进一步扩大。

图1 2016-2018年分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城镇市场增长加快,商品零售增速回升。从消费结构看,一季度,限额以上单位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916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08亿元,增长11.9%,保持稳定增长。从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额5114亿元,增长10.8%,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餐饮收入609亿元,增长12.8%。

3.传统业态明显回升,新兴业态蓬勃发展。随着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实体零售业态通过前期资源整合、线上线下结合以及销售模式改革等方式,加快产业升级改造,零售额增速明显回升。从限额以上法人单位看,超市、百货店和专业店等零售业态零售额同比增长11.2%,增速比上年同期高 6.4个百分点;通过网络实现的零售额225亿元,增长35.9%,拉动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长3.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6.0个百分点。

图2 2017年-2018年分季度限额以上实体和网络零售增速(%)

4.基本生活类零售额增长较快,消费升级类商品延续增长态势。从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看,基本生活消费相关商品零售额加快增长,一季度,粮油、食品类零售额 177亿元,同比增长12.6%,增长稳定,其中水产品类快速增长,增长31.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216亿元,增长18.2%。消费升级相关商品保持增长态势,特别是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较快增长,零售额784亿元,增长12.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2.1个百分点;化妆品类和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回升明显,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同期回升2.9和0.9个百分点。

一季度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分商品类值零售额

指标名称

绝对量(亿元)

累计增速(%)

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

1999.5

12.8

其中:汽车类

783.9

12.4

石油及制品类

321.6

12.7

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216.4

18.2

粮油、食品类

177.1

12.6

中西药品类

56.3

13.6

日用品类

75.1

15.1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87.3

12.2

通讯器材类

49.3

14.3

金银珠宝类

39.3

8.6

文化办公用品类

31.1

4.8

化妆品类

31.2

11.9

家具类

14.3

49.1

建筑及装潢材料类

9.6

12.2

五金电料类

6.6

27.2

5.批发业增长减缓,零售业销售明显提升。2017年以来,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等政策促进下,以及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情况下,批发业销售额快速增长。今年在部分材料价格回落的影响下,一季度全省限额以上单位批发业销售额11403亿元,同比增长17.5%,增速高位回落。同时,在网络零售快速增长和实体零售企稳回升的双重作用下,零售业销售额增长明显提升,限额以上单位销售额2141亿元,同比增长13.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6.5个百分点。

图3 2017-2018年一季度限额以上分行业增速(%)

二、发展趋势及需关注的问题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消费结构优化调整、经济发展提质增效成果显现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我省消费品市场将保持稳定较快增长态势。但制约消费市场健康发展的因素仍存。

从卖方角度看,市场预期不明,企业经营压力较大。据统计,一季度全省批零企业利润总额为负数的7491家,占限额以上单位的35.1%,比重仍然较高。通过了解发现,主要有三个方面制约因素:一是对市场预期存在不确定性再加上价格波动,造成交易对象缺失,单位寻客时间加长;二是部分中小型企业特别是无固定资产的贸易企业贷款困难、融资成本增加;三是受汇率及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出口风险加大,经营成本增加。

从买方角度看,消费意愿减弱,消费者钱袋收紧。从消费意愿看,据统计,一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CCI)为127.9,比上年四季度下降1.1点,是2016年以来首次回落。尤其是汽车消费的拉动作用减弱影响,我省2017年末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47.9辆,保有量已达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随着保有量的提高,消费意愿也将进入一定的瓶颈期。

三、对策建议

1.加强政策引导,推进传统业态转型升级。近年来,与新兴业态相比,省内传统业态增长相对乏力。建议继续推进传统商业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引导企业转变经营思路、调整经营策略、拓展商品经营范围、提升购物体验,在提高单客消费额和消费引流上下功夫,确保其维持一定的盈利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2.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高居民消费能力。2017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提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中等收入群体是消费的主力军。建议进一步优化收入群体结构,让“财富掌握在更多人手中”才更能扩大消费能力;进一步拓宽收入渠道,在加强市场监管的基础上,适当降低个人投资门槛,鼓励中小额投资,增加居民投资收益和财产性收入。

3.完善市场机制,加强二手车市场管理和监测。按照消费习惯,在前期我省新车消费快速增长之后,3-5年内二手车置换将进入“井喷”时期。而目前二手车市场管理机制落后,车辆价值评估体系不科学,交易行为不规范,售后无保障,特别是部分经销商为避税,以“代”充“销”,造成二手车流通相对滞缓,行业监测难度加大。建议整合市场资源,建立科学的价值评估体系,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统一售后服务保障,让消费者卖的合理、买的放心,同时监测机构更能准确反映市场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