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发展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和经济转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台州市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折不扣落实中央、省委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扛起“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的使命担当,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道路奋勇前进,经受住了大变局大变革大事件带来的一系列大战大考,打开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如期实现高水平全面小康,大步迈向“两个先行”新征程。
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发展实现重大跨越
生产总值实现重大跨越,经济水平显著提高。2012年,台州生产总值为2944亿元,2017年、2019年先后跃上4000亿元和5000亿元关口,2021年达到5786亿元,实现翻番。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6.8%,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图1 台州市2012-2021年生产总值和增速
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经济结构愈加合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台州加强政策引领,大力推进三次产业协同发展,不断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全市经济增长从2012年的第二产业领先逐步向第三产业领先转变,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从2012年的196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304亿元,年均增长2.2%;第二产业从2012年的1457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2543亿元,年均增长6.8%;第三产业从2012年的1291亿元提升至2021年的2939亿元,年均增长7.5%。2012年的三次产业结构为6.7∶50.5∶43.9,2015年调整为6.2∶46.2∶47.6,服务业增加值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21年再次调整为5.3∶43.9∶50.8,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占据半壁江山,超过第二产业6.9个百分点,现代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图2 台州市2012-2021年三次产业占比情况
二、改革创新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民营经济加速发展
民营经济一直是台州发展的根和魂。党的十八大以来,台州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赋予台州“再创民营经济新辉煌”的政治嘱托,旗帜鲜明地扛起“民营经济看台州”的大旗,持续深化再创新辉煌的战略目标、工作体系,推动民营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快速奔跑。从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到“七大千亿”产业培育,再到中国民营经济示范城市创建,台州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持续迸发民营经济的灵性和活力。2020年,台州市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4083亿元,占GDP的比重达77.9%,高于全省11.1个百分点。
台州紧抓实体经济这个根本,大力实施“456”先进产业集群培育行动,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千亿计划”,打造一流临港产业带,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之都,全市已形成21个产值超百亿元的产业集群,培育了68个国家级产业基地,307个产品细分市场占有率国内外第1,上市公司从23家增至66家,境内上市公司数量居全国地级市第4。
台州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实施十大标志工程,“无证明城市”建设、“受办分离”改革、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一般项目审批“承诺制+标准地”改革等走在全省前列,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重点城市建设获评全国优秀。2021年营商环境综合排名居全省第5。台州27条民营经济发展经验入选国家发改委向全国推广地方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典型做法(全国共72条),数量居全国第2。
三、工业经济蓬勃发展,高质发展格局加速形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台州推进产业升级,实现提质扩能,工业经济蓬勃发展。工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1283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162亿元,年均增长6.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710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454亿元,年均增长6.7%。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284家,其中,年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75家。
图3 台州市2012-2021年工业和规上工业增加值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高质量发展格局加速形成。随着工业化进程持续推进,台州市工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工业门类较为齐全、结构比较合理、富有台州特色的现代工业体系逐步形成。2021年,台州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927亿元、733亿元、34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63.8%、50.4%和23.5%。全力抢占数字经济未来发展制高点,走深走实“数字+制造”转型发展之路,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核心引领的“新智造”体系,在建8个省级产业大脑,数量居全省第1;省级“未来工厂”3家、省级智能工厂31家,数量居全省前列。
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产业影响力不断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产业集聚发展,通用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已成为台州的主导产业,2021年增加值分别达到234亿元、154亿元、150亿元、139亿元、134亿元,产业影响力不断扩大,台州的汽摩配、阀门水暖、缝纫机、塑料模具、工艺品等已发展成为国家级产业基地。
四、改革谋取发展新动力,开放构建发展新格局
革故鼎新全面改革,创新成果走在前列。台州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当好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排头兵。党的十八大以来,台州累计获批各类改革试点1016个,其中列入省部级以上改革试点182个、国家级试点14个。抓住数字化改革这一“牛鼻子”工程,在省定“1612”数改跑道上持续快跑,成功创成“台省心”应用品牌,“海洋云仓”“房省心”“禁毒苍穹”等一批典型应用走出浙江、走向全国。
高位推进小微金改和民间投资两大“国字号”改革,小微金改迭代优化“一平台一基金五机制”等改革措施,创成普惠金融“台州模式”,“两有一无”低门槛信贷准入模式在全国20多个省市成功复制。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从2012年的4509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2050亿元,年均增长11.5%;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从2012年的3893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1670亿元,年均增长13.0%,为台州经济发展提供了可持续的动力保障。
图4 台州市2012-2021年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和增速
全面深化“创新台州”建设,成功入选“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入围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名单,台州湾科创走廊纳入省级科创走廊体系。民间投资改革聚焦放宽投资准入,在各领域“打开大门”,民间投资由2012年的663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1445亿元,杭台高铁成为全国首条民营资本控股高铁,并载入《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事记》。
主动开放拥抱世界,构建开放发展崭新格局。十年来,台州始终坚持拥湾向海,积极融入新一轮扩大开放的时代大潮,加快高水平建设“双循环”节点城市。坚持以大交通打通开放融合大通道,杭台高铁、金台铁路、沿海高速、杭绍台高速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建成通车,实现“县县通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增长近3倍,实现了从交通末端到区域交通枢纽的转变。坚持以大平台拓展开放战略版图,成功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浙江自贸试验区台州联动创新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台州港口岸扩大开放获得批复,“一港六区”能级全面跃升,2021年港口吞吐量突破5900万吨。开通至越南、新西兰等地的RCEP近洋航线以及至美国萨凡纳外贸集装箱直航航线,“义新欧”中欧班列“台州号”实现了进出口货物往返,正向着打造全国RCEP开放高地不断迈进。台州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从2012年的206.2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371.3亿美元(2399亿元),年均增长6.8%。其中,外贸自营出口从2012年的172.4亿美元增长至2021年的340亿美元(2197亿元),年均增长7.8%。
坚持以一体化加强跨区域协作,率先发起成立长三角民营经济跨区域协同发展联盟,推进沪台、甬台人才一体化发展,全面做大区域合作朋友圈。把接轨大上海作为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主攻方向,推进全方位、全市域接轨,与复旦大学、上海交大、同济大学、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等大院名校深度合作,累计新引进签约长三角地区5亿元以上产业项目661个,协议投资额4511亿元。
五、大力推进共富先行,民生福祉持续增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力推进共富先行。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台州市委、市政府带领全体台州人民艰苦奋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伟大成就。近年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台州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目标和“九富”特色路径,推动台州在共同富裕的大道上加速奔跑,向全省乃至全国呈现了一批具有台州辨识度和显示度的共富金名片。聚焦技术工人“扩中”“提低”改革,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出台技能创富型企业激励办法、技术工人职业发展通道设置指引、薪酬分配指引等政策,成为全省唯一全市域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试点。强村富民改革创新推出农村“三新”共富模式,在全省创新打造“共富工坊”。小微金融助富改革在全省率先试点“农户家庭资产池”融资模式,入选全省第一批最佳实践案例。
人民收入持续增加,幸福感持续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台州市居民收入加速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不断缩小,人民获得感日益增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33467元增长至2021年的68053元,年均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15829元增长至2021年的35419元,年均增长9.4%。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倍差由2012年的2.1缩小到2021年的1.9,城乡发展差距继续缩小。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均消费支出不断增长。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2012年的22333元增长至2021年的42096元,年均增长7.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2012年的12117元增长至2021年的26838元,年均增长9.2%。
图5 台州市2012-2021年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
六、全域美化城市形象,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匠心重构城市布局,全域美化城市形象。党的十八大以来,台州以“国际化”视野、“大湾区”格局、“都市区”站位谋划重构城市、人口、产业布局,全面推进“二次城市化”,完成3轮市区体制机制改革,中心城市加快拉开框架、走向融合,市区建成区面积由2012年的116平方公里扩大到2021年的167.3平方公里。开展市区“十大重点区块”建设和中心城市“五大攻坚”行动,椒江南岸滨江公共空间变工业“锈带”为生活“秀带”,葭沚老街改造重塑区块价值,黄岩永宁江沿岸旧厂房改建成工业设计中心,路桥十里长街重新焕发生机,中央商务区、商贸核心区、高铁新区等形象不断丰满。2021年末,台州市常住人口达到666.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17万人,农村人口249.1万人,城镇化率达62.6%,比2012年的56.1%提高了6.5个百分点。
推进美丽台州建设,城市空气质量稳居全国前列,治水工作5次荣获“大禹鼎”,台州湾入选为全国首批3个美丽海湾推介典型案例之一,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七年位居全省前3。深入实施美丽大花园行动,建成“小康的大陈”,打造红色的岛、低碳的岛,“东海明珠”熠熠生辉;创成天台山、神仙居、台州府城3个5A级景区,数量居全国各大城市第一方阵;全市78.1%的行政村建成新时代美丽乡村,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作全省领先,整体优秀率连续九年全省第1。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擦亮台州幸福底色。十年来,台州坚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域实现教育基本现代化,台州学院成功申硕,职业教育创新高地列入国家试点。加快建设健康台州,县域医共体建设高效推进,城市医联体建设列为国家试点,医疗服务质量显著提升,人均预期寿命提高近3岁。深化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建设,完善“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机制,加快建设基层智治系统,推动“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全面落地,在全国率先实施“全科网格、基层治理”地方标准,形成“智慧智能、民本民治、共建共享”的“和合善治同心圆”台州治理新模式。十年来,台州安全生产事故数和死亡人数大幅下降,2021年群众安全感满意率达99%。
回顾十年发展历程,台州大地发生的每一点变化、取得的每一项成绩,归根结底是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的结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台州全市上下团结一心、接续奋斗的结果。开启新征程、奋进新时代,台州将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嘱托接续干、感恩奋进谱新篇,坚持“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努力在全省“两个先行”中彰显台州更大担当、作出台州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