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杭州校区  8:00—21:30

绍兴校区  8:00—21:00

七十五载江潮涌 人间天堂谱新篇——新中国成立75周年杭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来源:省统计局   作者:   编辑:黄求尔   时间:2024-10-14   点击数: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历史新纪元,也翻开了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的新篇章。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杭州人民勇攀高峰、勇立潮头,用勤劳和智慧绘就了一幅人间天堂的锦绣画卷,谱写了杭州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壮美篇章。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杭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标志性、突破性成就,城市综合能级和核心竞争力迈上新台阶,创新活力之城、历史文化名城、生态文明之都特色优势更加彰显,向着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进。

一、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综合实力大步跃升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杭州逐步建立和巩固,国民经济初步恢复,社会生产力持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中砥砺奋进、敢为人先,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党的十八大以来,杭州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势头不断巩固向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市能级蓄势跃升。

经济总量跃升2万亿新台阶。新中国成立初期,杭州经济基础薄弱。1949年,全市生产总值(GDP)仅为2.6亿元,1978年增加到28.4亿元。改革开放以后,杭州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经济总量迅速扩大,1986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1997年突破千亿,2015年突破万亿,2023年跃上2万亿新台阶,达到20059亿元,居全国省会城市第3、副省级城市第4、大中城市第8。1950-2023年,按不变价计算,全市GDP年均增长10.1%。

人均GDP迈过高收入经济体门槛。新中国成立初期,杭州人均GDP仅为89元,相当于发达国家18世纪中期水平。1983年人均GDP突破千元,1995年、2015年相继超越万元和十万元,2023年达到16.1万元,折合2.3万美元,按照世界银行划分标准,已迈过高收入经济体门槛,相当于世界排名52位左右的经济体。

财政实力提升至全国第四。新中国成立初期,杭州财政实力较弱,1952年全市财政总收入仅0.9亿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大幅增长,1979年、1999年、2009年相继跨上十亿、百亿、千亿台阶,2023年达到4917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17亿元,居全国城市第4,为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改革事业及民生保障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财力支撑。

世界城市排名大幅前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杭州抢抓重大战略机遇,不断推动城市国际化进程,开放合作交流日益加强,城市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党的十八大以来,杭州成功举办G20杭州峰会、亚(残)运会,向全世界全面呈现了杭州历史与现实交汇的独特韵味和别样精彩,进一步打开了国际接轨的大门,有效提升了杭州的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最新《世界城市排名》(GaWC2024),杭州排名跃居全球第79位(Alpha-),较之2010年第五方阵(Sufficiency城市)大幅前移。9家杭企入围《财富》杂志发布的“2024年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居全国城市第4。

二、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发展活力充分激发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杭州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用改革开放的伟大宣示把中国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杭州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充分释放体制机制活力,持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率先探索发展民营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一批开发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与“特区”,促进开放型经济的快速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杭州大力推进“最多跑一次”,对标世界一流标准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数字治理新探索,探索出一条富有城市特色的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对外开放发展路径,构筑起高水平改革开放的新格局。

民营经济成为城市名片。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杭州率先探索发展民营经济。2023年民营经济增加值12276亿元,占GDP的61.2%,比2012年提高1.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增加值255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8.6%。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1.9%,民营企业货物出口占全市出口的75.8%。民营企业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在2024年10月发布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杭州民营企业入围36家,数量连续22年位列全国城市第一。

外贸发展量质齐升。我国外贸在突破封锁中艰难起步,改革开放初期,杭州仅有极少企业有自营进出口权,1990年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仅1.5亿美元。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特别是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WTO,杭州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2023年货物出口5339亿元,占全国的份额由1990年的0.16%提高到2023年的2.2%。出口商品结构从农副产品、轻纺为主的初级、低附加值产品逐步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2023年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46.9%和15.7%。出口新业态蓬勃发展,杭州作为全国首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已培育跨境电商卖家6.3万家,2023年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1400亿元,其中出口1211亿元,占全市外贸出口的22.7%。

双向投资日益紧密。“引进来”质效提升。20世纪八十年代初,杭州“引进来”刚刚起步,外商在杭直接投资项目仅3个,协议利用外资128万美元。1992年以后,外商投资领域进一步扩大,商业、外贸、金融、保险、航空、律师、会计、房地产开发、信息咨询等投资领域逐渐开放。党的十八大以来,杭州持续改善投资环境,对国际资本形成较强吸引力。2023年,全市新引进外商投资项目1066个,实际利用外资88.3亿美元,是1985年的974倍,年均增长19.9%。“走出去”步伐加快。20世纪90年代以来,杭州对外经营性投资从零起步,至2023年末,杭企设立各类境外投资企业(机构)3411家,国际经济合作完成营业额21.4亿美元,全年境外总投资99亿美元。

商品市场繁荣活跃。新中国成立以来,杭州商品市场供给能力大幅提高,逐步结束了票证时代,物资供应更加充裕,消费业态丰富多元。202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671亿元,与1960年的5.6亿元相比大幅提升,年均增长12.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网络购物、直播带货等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网络交易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2099亿元,占限额以上贸易单位零售额的45.5%。

三、创新驱动显著增强,双创动能更加澎湃

新中国成立初期,杭州科技创新基础薄弱,全市科研人员和机构严重短缺,1988年首次提出“科技兴市”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杭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特色小镇、众创空间和各类孵化器建设,积极推进“名校名院名所”工程,不断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科创高端要素,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持续把“双创”引向深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杭州在全球科技集群中排名第14位,连续两年进入世界前15,创新催生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科创硬核实力显著增强。“创新活力之城”建设成效显著,杭州成功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力建设高新区(滨江)、青山湖科技城、城西科创大走廊等一批创新平台,国家实验室和国家大科学装置实现零的突破,大力支持之江实验室、西湖大学、阿里达摩院等“创新重器”落地,国家级孵化器数量65家,连续11年排名居全国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首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从2012年的1779家提升至2023年的15062家。海外人才、互联网人才净流入率保持全国大中城市前列,连续13年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研发投入强度达到创新型国家水平。2023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为3.9%左右,比2010年提升1.1个百分点,达到创新型国家水平。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日益凸显,企业研发经费占全社会研发支出的比重接近80%。创新动力有效增强,有研发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比从2012年的20.9%提升至2023年的40%左右;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从2012年的24.6%提升至2023年的42.3%。

创新成果竞相涌现。2023年全市专利授权量为10.8万件,是1999年的106倍,有效发明专利数量位居省会城市第1;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341件,占全省的53.6%。技术交易更为活跃,2023年完成技术交易总额1589亿元,比上年增长49.8%,科技创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更加高效。

经营主体成长壮大。经营主体是经济的重要载体,是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源泉,杭州始终注重稳企助企惠企,有效激发经营主体的成长活力。2023年全市平均每天诞生经营主体1001户。2023年末,在册经营主体187.5万家,其中私营企业87.0万家,个体工商户90.9万户,分别是2003年的12.6倍和4.5倍。经营主体培育成长,2023年末上市企业30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21家,分别居全国大中城市第4和第6,上榜2023中国企业500强25家。

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产业体系提质向新

新中国成立以后,杭州农村经过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极大解放了生产力,大规模兴修水利,使农业设施条件得以改善。工业方面,通过接管、改造和新建,初步形成杭州国有工业基础,新安江水电站、杭州半山电厂、杭州重型机械厂等一大批大中型骨干企业建成投产,为杭州重工业发展奠定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城市化、工业化、国际化“三化”共振,相继推进“工业兴市”、建设“两港三区”、实施“服务业优先”、发展“十大经济”等重大举措,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党的十八大以来,杭州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快速成长,更趋现代化、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逐步构建形成.

三次产业向更高形态演进。新中国成立初期,杭州三次产业比例为56.1:14.9:29.0,呈现“一、三、二”格局,属于典型传统农业经济模式。20世纪50-70年代,随着工业化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由“一三二”转变成“二一三”型,至1980年,二产比重高达62.4%,标志着杭州进入工业化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服务业发展步伐加快,比重迅速上升,2009年第三产业比重达到50%,2023年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7:28.3:70.0,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比1949年提高13.4和41.0个百分点。

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变。新中国成立初期,杭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农产品供给单一。1949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仅为3.4亿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揭开了农业和农村改革的序幕,极大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1978年至2012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8.6亿元提升到384亿元,增长43.7倍。党的十八大以来,杭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绿色农业等现代农业,农业生产能力继续提升,特色产业快速发展。202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3亿元,是1949年的158倍,年均增长4.7%,传统特色产业产值比重提升至90.1%。

低端制造向高新制造升级。新中国成立初期,杭州工业以手工业为主,1949年全市工业增加值仅0.3亿元。改革开放以后,在机械电子、纺织丝绸、化工医药、轻工食品等主导产业的带动下,杭州工业快速发展,1991年全市工业增加值突破百亿,2004年工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党的十八大以来,杭州深入实施“新制造业计划”,通过发展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来全面提升制造业竞争力,2022年进一步提出打造智能物联、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和绿色能源五大产业生态圈,产业发展步入由“链”到“圈”的发展新阶段。2023年工业增加值4984亿元,是1949年的1.5万倍,年均增长12.8%,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到70%、45.6%和53.8%,比2013年分别提高40.5、21.7和20.0个百分点。

生活性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迈进。新中国成立初期,杭州的服务业主要以生活性服务为主,门类少、规模小,1949年服务业增加值仅0.7亿元。改革开放以后,服务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增加值由1978年的5.1亿元起步,快速提升,1992年超过百亿元,2004年超过千亿元。党的十八大以来,杭州加快构建“两地四中心”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体系,区域性金融中心和金融科技中心稳步推进,“电子商务之都”“快递之都”享誉海内外,2019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万亿,2023年为14045亿元,是1949年的1.9万倍,年均增长10.8%,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89%,成为全市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

数字经济成为城市产业鲜明标识。党的十八大以来,杭州深入把握新一轮信息革命趋势,从打造“天堂硅谷”到建设“一号工程”,全面建设数字经济第一城。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5675亿元,占GDP的28.3%,比重较2018年提高5.3个百分点。云计算与大数据、数字内容、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产业增加值规模分别为1818、4093和1349亿元。数字安防产业市场占有率居全球第1,云计算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市场份额居亚太第1,电商平台交易量和第三方支付能力居全国第1。在赛迪研究院发布的《2023数字经济城市发展百强榜》中,杭州位居全国城市第4。

五、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间天堂诗意栖居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增强,杭州逐步全方位推进城市建设。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升格为副省级城市。2000年以来,杭州树立“环境立市”“生态立市”理念,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色、清静”工程,推进背街小巷改造、清洁直运、“四边三化”、“三五共治”等专项行动,着力建设“东方休闲之都”“生活品质之城”。党的十八大以来,杭州全面拓展特大城市发展空间,深化城市有机更新,推进城市智治,不断完善功能布局,全面增强城市综合承载力,现代化大都市的各项功能日臻完善,现代化智治体系快速推进,独具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正在崛起。

超大城市空间优化布局。1996年成立滨江区,2001年余杭、萧山撤市设区,2014年、2017年富阳和临安相继撤市设区,市区面积进一步扩大,2023年市区面积8289平方公里,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2.9倍。全面推进拥江发展,2018年正式出台《杭州拥江发展行动规划》,以钱塘江为主轴的市域统筹发展格局进一步形成,杭州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从“跨江发展”转为“拥江发展”,城市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2023年全市常住人口1252.2万人,是1953年首次人口普查的4.2倍。2015年杭州首次跻身全国特大城市,2023年成为全国10个超大城市之一。

综合交通网络日趋完善。新中国成立初期,杭州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公路里程仅有766.2公里,截至2023年末,境内公路总里程16621公里,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1.7倍,其中高速公路从无到有,里程达到878公里,实现各区、县(市)全覆盖。公交系统逐步完善,1949年杭州市区仅8条公交线路、56辆公交车、行车长度64.5公里,1978年增加到32条公交线路、429辆公交车、里程440.6公里。改革开放以后,在“公交优先”政策的推动下,杭州公共交通取得长足发展,2023年末,市区公共交通运营线路1371条,线路长度21001公里。轨道交通快速发展,2012年,杭州第一条地铁线路建成通车,截至2023年末已开通地铁线路12条,运营总里程516公里,全年地铁客运量13.8亿人次。萧山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为4117万人次,居全国民用机场第10。

城市公共设施大幅提升。新中国成立初期,杭州城市公共设施水平落后,仅有1家自来水厂,设计日供水量5000吨,发电装机容量2万多千瓦时,市区供水总量191万吨,供电总量0.24亿千瓦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水电气服务保障能力持续增强,2023年市区供水总量14.3亿吨,为1949年的751倍、1978年的15.8倍;全社会气化率由1978年的2.7%提高到100%;自来水实现100%全覆盖。电信技术水平提速换挡,从固定电话普及,到手机、互联网宽带普及再升级到移动互联网普及。

绿色低碳发展深入践行。改革开放以来,杭州逐步确立了“品质发展”为核心城市发展理念,实施环境立市战略,至20世纪90年代,杭州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果,1994年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2001年被联合国授予“人居最佳环境奖”。党的十八大以来,杭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17年成为副省级城市中首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2023年,杭州“1+N+X”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84.4%,自2013年实行新标准以来提高24.4个百分点,市区PM2.5平均浓度30.6微克/立方米,比2013年下降39.4微克/立方米。地表水市控以上断面优Ⅲ比例、功能区达标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连续三年实现100%,获省“五水共治”大禹鼎金鼎、“无废城市”清源杯,连续8年获美丽浙江考核优秀。

六、摆脱贫困圆梦小康,共同富裕再启新程

新中国成立后,杭州迅速恢复生产,稳定生活必需品供应,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善了居民的吃饭穿衣问题,广大市民实现了安居乐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连续跨越几个台阶,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党的十八大以来,杭州高水平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增强,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向全面建成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连续17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居民收入实现数量级跨越。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杭州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1978-2023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38元提高至80587元,年均增长12.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2元提高至48180元,年均增长13.5%。党的十八大以来,积极推进“扩中”“提低”改革,进一步优化收入格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多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013年的1.93缩小为2023年的1.67,为全国最为均衡的区域之一,小于全国(2.39)、全省(1.86)。

生活水平实现实质性改善。新中国成立之初,杭州城乡居民生活比较贫困。改革开放后,随着收入较快增长,杭州居民消费能力显著提升,消费结构升级趋势明显。杭州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由1978年的301元提高到2023年的54103元,年均增长12.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从1980年的287元提高到2023年的35133元,年均增长11.8%,居民消费从生存型消费逐步向发展型、享受型消费转变,从物质型消费向物质型、服务型消费并重转变。

社会保障实现整体性扩面。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保障基本空白,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的大背景下,杭州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逐步形成涵盖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等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标准不断提高,水平位居全国前列。2023年末,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24万人,其中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加人数846万人,是2000年的10.3倍;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63万人,是2005年的6.2倍,失业保险参保人数587万人,是2000年的6.1倍。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善,低保标准从2016年的每人每月819元,增加至2023年的1259元,并在2017年全市低保标准实现城乡一体化。困境儿童、特困群体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同步调标增长,为困难群众共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城乡发展实现一体化推进。杭州持续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区域深度融合,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2023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84.2%,比2005年提高17.6个百分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杭州城乡交通、医疗、教育加快融合。城乡公交一体化率超90%,高铁“1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推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统筹共享,实现西部区县(市)属公办普通高中名校集团化办学全覆盖,深化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城市优质人才资源向西部区县(市)辐射。进一步深化区域协作,2023年,筹措落实协作帮扶资金5.44亿元,安排区县(市)协作和“联乡结村”项目324个,不断夯实共同富裕产业基础。

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市文化独具魅力

新中国成立后,杭州加快推进教育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发展,全面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社会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杭州赓续千年文脉,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同步发展,文化繁荣与文明进步相得益彰,向世界展示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互融合、经济繁荣与人文发展交相辉映的新时代盛景:

城市文化蓬勃兴盛。新中国成立以后,杭州文化事业、文化产业齐头并进。西湖文化景观、大运河遗址、良渚遗址相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国极少数的“三世遗”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更加丰富,2023年,全市拥有文化馆(含省)16个,公共图书馆(含省)16个,剧场(含省)11个,博物馆、纪念馆83个。文化产业不断壮大,2023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3211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占全市GDP的比重为16%,比2018年提升3.7个百分点,中国国际动漫节、杭州文博会、“西湖之春”艺术节等文化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首个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火爆全球,城市文化引领力、凝聚力显著增强。

美好教育升级提档。新中国成立初期,杭州教育资源短缺,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1949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仅14.42万人,高等院校4所,在校学生3112人。改革开放以来,义务教育、中职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类教育迅速发展,2023年,全市共有中小学校822所,在校学生105.59万人,普通高中101所,在校学生14.45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65所,在校生11.41万人,普通高校40所,在校生63.55万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杭州持续深化教育领域改革,深入贯彻双减政策,紧扣学生核心素养与全面发展,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美好教育成色更足。2023年,全市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99.3%,初中毕业生升各类高中比例99.8%,高等教育再上台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72.5%,比2002年提高42.5个百分点。

医疗卫生全面改善。新中国成立初期,杭州医疗资源匮乏,卫生水平较低。1949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仅有79个,床位数0.16万张,卫生技术人员0.35万人。1978年末,医疗卫生机构增加至1361个,床位数1.4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91万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杭州持续深化“智慧医疗”建设,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舒适化、标准化、智慧化水平,2023年末,杭州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626个,卫生技术人员16.1万人,分别是1949年的83.9倍和46.0倍,医疗床位数增至10.0万张。随着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杭州市民健康素养稳步提高,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94%以上,位居全国先进水平。

体育事业成就瞩目。新中国成立以来,杭州体育事业快速发展,自1979年傅春娥在第一届世界杯羽毛球赛上为我市夺得首枚世界大赛金牌以来,吴小璇、楼云、罗雪娟、孙杨、叶诗文等杭州籍运动员多次在国内外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高质量举办第19届亚运会,向世界奉献了一届“中国特色、亚洲风采、精彩纷呈”的体育盛会。竞技体育成绩不断实现新突破,在第19届亚运会上,杭州运动员共获19枚金牌、8枚银牌、3枚铜牌,创造了自参加亚运会以来的单届历史最好成绩。加快打造国际“赛”“会”之城,杭州成功举办世界顶级游泳赛事之一的世界游泳锦标赛(25米)、杭州国际马拉松、国际(杭州)毅行大会、钱塘江国际冲浪对抗赛等大型体育赛事。

75年栉风沐雨,75年砥砺奋进。新中国成立以来,杭州的光辉历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走向复兴的一个生动缩影,全面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无比优越性。站在新起点,展望新征程,全市上下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为路径,深刻把握内外形势之变、发展阶段之变、竞争态势之变,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中展现头雁风采,开启奋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