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自唐宋以来一直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港口,经济繁荣、文化兴盛。1949年5月25日,宁波人民满怀喜悦地迎来了解放。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宁波牢牢抓住历史赋予的重大机遇,凝心聚力、接续奋斗,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实力实现大跨越,对外开放实现大作为,城乡品质实现大提升,社会事业实现大发展,从浙东商埠小城迈向现代化滨海大都市,从资源小市、沿海一隅,到实体经济“重镇”、对外开放“前沿”、国家战略“枢纽”,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高水平全面小康,谱写了一部筚路蓝缕、成就辉煌的发展史诗。
一、经济总量跨越攀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一)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新中国成立以来,宁波经济从百废待兴迈向持续快速发展通道,地区生产总值1949年仅为2.16亿元,到1960年、1970年和1978年分别超7亿元、10亿元和20亿元。改革开放以后,GDP总量突飞猛进,1988年、1999年和2010年分别跨越100亿元、1000亿元和5000亿元台阶;2017年突破1万亿元,跻身“GDP万亿之城”,排名全国城市第15位;2019年达到1.20万亿元,连超无锡、青岛、长沙,排名跃升至全国城市第12位;2023年以1.65万亿元的GDP总量继续保持全国城市第12位,副省级城市第7位,比1949年增长7616倍,GDP占全省的比重为19.9%,比1949年提高5.6个百分点,用仅占全国0.1%左右的陆域面积创造了全国1.31%的GDP。
(二)人均GDP不断提高。新中国成立初期,按户籍人口计算,宁波人均生产总值仅为86元,相当于发达国家18世纪中期水平,1978年提升至437元。自改革开放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宁波经济驶入快车道,1984年人均GDP突破千元,1995年、2000年相继超越1万元和2万元;2002年后人均生产总值按常住人口计算,从2.33万元到2016年突破10万元,2023年达到17.04万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42万美元,已达世界银行最新国别收入分组标准高收入经济体水平的1.7倍左右。
(三)财政实力更加雄厚。新中国成立初期,宁波财政收入来源匮乏。1952年,财政总收入仅0.28亿元。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财政收入大幅增长,从1978年的4.97亿元,到1986年、1999年、2010年相继跨上10亿元、100亿元和1000亿元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收入持续保持较快增长,2015年和2021年分别突破2000亿元和3000亿元,2023年达到3384.06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00年的64.35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785.86亿元,年均增长15.5%;提供公共服务、改善民生能力显著提升,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从2000年的83.91亿元提高到2023年的2235.09亿元,年均增长15.3%。
(四)城市软实力全面提升。宁波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七连冠”,14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实现省平安创建“十七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九连冠”,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居全国城市第8位,连续5年摘得省“大禹鼎”,拥有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4个,先后获评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创业先进城市、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中国十佳营商环境示范城市等。
二、结构调整纵深推进,产业体系稳步趋“优”
(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是宁波的主要支柱产业,第一产业比重高达74.1%。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生产力迅速解放和发展,产业结构深刻调整,第二产业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担当着宁波经济发展的主引擎角色。党的十八大以来,宁波经济步入新阶段,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和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三次产业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三次产业比重由1949年的74.1:9.7:16.2发展为1978年的32.3:48.1:19.6,再演变至2023年的2.3:45.8:51.9,其中1990年三产占比提高到22.4%,首次超过一产,2019年三产占比提高至50.1%,首次超过二产,成为增加值最大的产业。总体上,宁波经济结构已经形成了“三二一”现代产业发展格局。
(二)农业现代化水平提升。新中国成立以来,宁波从“以粮为纲”的传统农业为主向农林牧渔多元发展转变,2023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27.51亿元,稳居全省第1,比1978年增长70倍,农、林、牧、渔业产值比重分别为45.7%、2.9%、6.4%和40.4%,农业占比较1985年下降24.6个百分点,粮食播种面积、总产量实现“八连增”,获全省首批乡村振兴“神农鼎”。农业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实现了从集体经营向家庭承包经营进而向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转变。截至2023年末,宁波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902家、家庭农场16129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数374家。推进农业“机器换人”,2023年宁波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所有涉农乡镇农产品田间地头冷藏保鲜设施全覆盖,农业科技“支撑力”更加凸显。
(三)工业压舱石不断夯实。新中国成立以来,宁波工业实现了从“三根半烟囱”到先进制造业产业体系,从工业小市到工业大市、工业强市的历史性跨越,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宁波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基本形成以临港重化工业为龙头、以传统优势产业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新增长点的产业体系,工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8.62亿元到2004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到1036.42亿元;党的十八大以后,宁波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着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迭代打造“246”“361”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临港工业加快向“集群化、循环化、高端化”发展,2023年宁波工业增加值6769.99亿元,比1978年增长784倍,位列“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6位,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到62.8%、52.3%和25.2%;民营工业企业迸发活力,涌现出一大批行业翘楚,至2023年末,民营主体134.1万户,占各类经营主体总量的96.7%,20家民营企业上榜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
(四)现代服务业快速壮大。新中国成立初期,宁波服务业主要以生活性服务为主,门类少、规模小,对经济增长贡献极低,1949年服务业增加值仅0.35亿元,占GDP比重为16.2%。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改革有序推进,大量服务职能从公共部门分离出来,同时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带动服务业多元化发展。1980年至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从5.30亿元提高到2132.95亿元,占GDP比重从17.9%提高到40.5%。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涌现,2022年服务业增加值突破8000亿元,2023年达到8528.50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51.9%,较1949年提高35.7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1949年的1.07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5212.56亿元,年均增长12.2%。金融实力显著增强,2023年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32958.4亿元和37658.4亿元,分别较1949年年均增长22.9%和32.2%。
三、“硬核力量”不断彰显,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一)硬核强港全球领先。新中国成立初期,宁波港仅是一个甬江口的河埠码头,年货物吞吐量不足4万吨,1973年根据周恩来总理“3年改变中国港口面貌”的指示精神,有着千年历史的宁波港开始建设镇海港区,实现了由内河港走向河口港的第一次历史性跨越。1979年初,北仑港区的开发建设使宁波港走出甬江,完成了由河口港到海港的第二次跨越;1989年宁波港被国家确定为中国大陆重点开发建设的四个国际深水中转港之一,进入了高速发展期;2000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成为中国大陆第三个亿吨港;2015年9月宁波舟山港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2017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突破10亿吨;2021年宁波舟山港成为继上海港、新加坡港之后,全球第三个3000万级集装箱大港;2023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达13.2亿吨,连续15年居全球第1位,集装箱吞吐量达3530万标箱,连续6年居全球第3位,拥有集装箱航线302条,已开通海铁联运线路超100条,业务辐射全国16个省(区、市)的65个地级市。
(二)对外贸易加速拓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宁波顺利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历史转变。改革开放初期,宁波仅有极少企业有自营进出口权,1985年,宁波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仅0.1亿美元,1988年、1993年和2002年分别跨越1亿美元、10亿美元和100亿美元台阶,2013年突破1000亿美元,成为浙江首个、长三角地区第三个外贸总额超千亿的城市。2023年宁波进出口额和出口额分别达到1817.18亿美元和1178.61亿美元,相比1985年,分别年均增长29.3%和31.2%,占全国比重分别达3.06%和3.49%,分别居全国城市第6位和第5位。口岸进出口额从1982年的1.49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3410.86亿美元,年均增长20.8%。服务贸易蓬勃兴起,宁波国际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从2018年的830.0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728.3亿元,增长1.1倍,服务外包执行额从2008年的31.19亿元提升至2023年的725.0亿元,增长22.2倍。
(三)对外合作不断深化。宁波拥有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浙江自贸区宁波片区等高能级开放平台和全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形态,是全国唯一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承办城市。成功举办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2023年,自中东欧国家进口占全国的6.3%,宁波自贸片区16项制度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6项成果列入历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清单,与58个国家114个城市建立友城关系。入选首批国家内外贸一体化试点,获批附加证明书签发权,海外仓面积占全国1/6。利用外资节节攀高,实际利用外资从1985的359万美元增加到2023年的46.9亿美元,年均增长20.8%。“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2023年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2302亿元,跨境电商网购保税业务规模达287亿元,连续6年居全国首位。境外投资范围进一步扩大,逐步向物产服务、文化交流等领域发展,境外核准中方投资额从1990年的30万美元发展至2023年的56.9亿美元,年均增长34.8%。
四、科创生态持续优化,科技领域加速向“新”
(一)科创平台持续锻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建设项目极少落户宁波,科技基础极为薄弱,1958年建立第一家专业科研机构——宁波市工业研究所。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建成了一批高层次的研究院所;1988年引进第一家国字号研究机构——兵科院五二研究所;2004年引进共建中科院宁波材料所;2020年引进建设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等高水平研究院3家,产业技术研究院累计达71家;2023年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甬江科创区等高能级科创平台建设积极推进,成为全国第二个与中国科学院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的城市,甬江实验室、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等建设全面实施,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西工大宁波研究院、宁波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院所科创动能加速释放。
(二)创新投入大幅增加。新中国成立初期,宁波科技发展几乎从零开始,科研人员和机构较为短缺。改革开放以后,宁波审时度势加快改变科学技术落后状况,1985年启动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从2000年的0.36%提升到2023年的3.08%左右;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科技支出182.2亿元,是2010年的8.2倍,年均增长17.6%,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8.2%,比2010年提高4.5个百分点。迭代深化“甬江人才工程”,顶尖战略人才数量较快提升,累计引进全职院士29人,自主培养的院士实现了零的突破,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前列。
(三)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知识产权成果丰硕,2023年宁波专利授权量64110件,比1990年增长485倍,年均增长20.6%;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8.67件,远超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技术交易加快发展,技术市场交易额从2014年的18.93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888.00亿元,增长46倍,年均增长53.4%。新产品价值持续攀升,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高效转化,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4772家有新产品产值,占比达45.6%,新产品产值率从2010年的17.1%上升到2023年的33.2%,提高16.1个百分点。
(四)创业活力不断释放。创新主体不断增加,2023年宁波累计有效高新技术企业7021家,是2000年的76倍,新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518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410家,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4家,连续7年居全国第1位,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2家,居全国第5位,成为全国单项冠军之城。新注册企业稳步增长,2023年宁波拥有各类经营主体138.6万户,其中企业56.4万户,与2018年第四次经济普查的94.3万户相比,增长47.0%;四上单位较四经普增加1009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突破1万家,增长35.7%,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单位实现翻番、达到9264家。
五、社会事业多点开花,公共服务优质共“享”
(一)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宁波教育事业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全民文化素质低下,绝大多数为文盲和半文盲,1949年宁波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仅14.7万人。改革开放以来,宁波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已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教育普及率、均衡化和优质化水平大幅提升。宁波高校从无到有,飞速发展,1984年5月,宁波高专动工;1985年10月,由包玉刚先生捐资创办的宁波大学正式奠基;宁波还率先创办了国内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宁波东方理工大学(暂名)永久校区开工建设。到2023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725所,在校学生总数149.7万人,是1949年的10.2倍,其中在甬高校16所,全日制在校学生19.9万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义务段有30.0万名外来务工子女就学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二)文化事业欣欣向荣。新中国成立以来,宁波正本清源、守正创新推动文化建设,城市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近年来,一大批公共文化设施建成投用,如宁波大剧院、宁波美术馆、宁波博物馆、宁波文化广场、宁波城市展览馆等。2014年中国大运河(宁波段)申遗成功,宁波跻身世界文化遗产城市;2015年它山堰成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2016年宁波获评“东亚文化之都”,成功举办首届宁波特色文化产业博览会;2021年,河姆渡遗址入选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文化保护传承亮点纷呈,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天一阁和千年历史的木构古建筑宁波保国寺的修缮保护工作从未停止。“在宁波,看见文明中国”品牌持续打响,农村文化礼堂实现建制村全覆盖。截至2023年末,全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国有博物馆27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8项,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78项。
(三)卫生事业长足进步。1949年,宁波仅有卫生医疗机构85家,其中个人诊所70家,病床556张,卫生技术人员仅927人,根本无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健康问题。改革开放后,特别是1990年以后,宁波进一步加大卫生事业投入,陆续新建和扩建了多所高等级医院及一大批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医疗资源快速增长,全国首家云医院——宁波云医院于2015年上线运营,并作为样本在全国推广。2023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067家,其中医院(含妇保院)226家,分别是1949年的59.6倍和15.1倍。按户籍人口统计,每千人床位数、卫技人员数、执业医师(含助理)数和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8.1张、14.9人、6.1人和6.4人,每万人全科医生数7.6人。平均预期寿命由2003年的75.8岁提高到2023年的82.9岁,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3岁。
(四)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宁波体育设施日益完善,体育组织体系逐渐健全,体育优秀人才不断涌现,体育赛事影响力逐年提升,宁波培养出了国内第一个女子七项全能的亚洲冠军叶佩素、国内第一个女子撑竿跳世界冠军李玲、国内第一个男子混合泳世界冠军汪顺等一批优秀运动员,奥运金牌实现了“零”的突破。2023年,宁波共举办全国性以上赛事48项,组队参加杭州第19届亚运会,获得金牌15枚、银牌7枚、铜牌1枚;参加首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获得金牌12枚、银牌17枚、铜牌17枚。公共体育服务设施逐步完善,2023年末,全市共有体育场地设施29760个,总面积达2850万平方米;体育彩票销量42.2亿元,比2005年增长5.0倍。
六、社会保障日臻完善,人民生活更加安“富”
(一)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宁波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78年的306元提高到2023年的80144元,增长261倍,名义年均增长13.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0年的222元提高到2023年的48350元,增长217倍,名义年均增长13.3%。从收入构成看,城乡居民收入来源日益多元,2023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54.5%,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占12.2%和16.7%;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56.4%,经营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占20.0%和19.9%。城乡居民人均住户存款余额由1978年的41元提高到2023年的22.98万元(户籍人均),财富水平大幅跃升。
(二)居民消费水平显著提高。2023年宁波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0347元,较1978年的299元,年均增长12.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2039元,较1978年的183元,年均增长12.2%。消费从生活必需品向品质类、智能类、享受类转变,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手机、智能家用电器等智能商品消费快速增长,出国旅游、教育培训等服务性消费成为新热点,私人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城镇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从1985年的12.94平方米和21.30平方米,增加到2022年的46.42平方米和58.51平方米,分别年均增长3.5%和2.8%。2023年末,宁波城乡居民百户居民家庭分别拥有汽车67辆和47辆,计算机分别为79台和45台。
(三)社会保障水平逐步提升。新中国成立以来,宁波社会保障体系从无到有,从城镇到农村,从企业职工到城乡居民,从单位福利到统筹互济,从不完善到较完善,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等各类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2023年宁波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540.9万人、517.2万人和341.6万人,分别比2000年增长7倍、11倍和8倍;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96.6万人和286.7万人。自2010年以来,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控制在3.5%以内,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累计发行社保卡1027.1万张,社保卡金融账户激活率达70.7%。2023年末,共有养老机构266个,床位数4.6万张。统一全市域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特困供养标准、孤困儿童平均保障标准、临时救助力度均居全省第1位,2023年最低生活保障对象5.6万人,实际发放低保资金6.9亿元。
七、城乡发展协调并进,城市面貌愈加靓“美”
(一)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新中国成立前的宁波,几乎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没有一幢现代化的建筑。上世纪80年代,宁波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不到8平方公里。随着兴宁桥、江厦桥、甬江大桥和甬江隧道、常洪隧道等桥梁和隧道重点工程的实施,促成了江东片区的开发,城市内部交通联系更加紧密。进入新世纪后,宁波深入实施现代都市战略“50100工程”,形成“一核两翼、两带三湾”网络型现代都市格局。鄞州万达广场、南部商务中心、宁波行政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实施,宁波城市大框架在“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战略中进一步拉开,城市团组更加紧密,东部新城、鄞州中心区、高新区等成为宁波最具活力的区域,“拥江揽湖滨海”城市格局基本形成,成为全国唯一的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试点城市,2023年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677.91平方公里。
(二)交通网络日趋发达。新中国成立初期,宁波对外通道少,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境域内公路通车里程仅有242公里,且遭严重破坏。为改变落后的交通面貌,宁波开启了以港口为龙头的大规模集疏运体系建设,1996年沪杭甬高速公路宁波段建成通车,成为浙江省历史上首条高速公路。进入新世纪,宁波先后建成投用甬台温、甬金、甬舟、杭州湾环线、绕城、甬台温复线等一批高速通道,以及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形成了“一环六射”高速路网格局;“空铁一体”宁波枢纽启动建设,通苏嘉甬铁路、甬舟铁路、市域铁路象山线和慈溪线等重大工程实现开工,全面确立了宁波“内联外通、南客北货”的铁路枢纽格局,宁波民航走过了从小航站到4E级国际机场的辉煌历程。客运量从1949年的22万人次提高到2023年的9213.4万人次,货运量从17万吨提高到8.7亿吨;航空客运量从1986年的1.2万人次提高到1290.2万人次;公路总里程和高速公路里程分别从2009年的9884公里、370公里提高2023年的11295公里、664.7公里;铁路总里程从2013年的160公里提高到2023年的437.2公里。
(三)区域一体化进程加快。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宁波扎实推进“扩中提低”改革,2023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降至1.66,较2003年缩小0.63,连续20年呈缩小态势。区域发展更趋协调,宁波所辖县(市)均成为全国百强县,围绕南部地区、革命老区、山区海岛等财力相对薄弱地区抓发展,各区(县、市 )经济总量极值比3.64,较2000年缩小5.79;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消薄”攻坚行动,总收入50万元以下和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下行政村全面“清零”。“千万工程”成果丰硕,新时代美丽乡村实现全覆盖,建成省级和美乡村特色精品村284个,省级未来社区79个、省级未来乡村75个,成为首批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全市常住人口969.7万,城镇化率达79.9%,分别比全国(66.2%)、全省(74.2%)高13.7个、5.7个百分点,较1982年提高58.8个百分点。
八、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城市底色焕新添“绿”
(一)环境治理深入推进。1990年宁波制定了首个环境保护计划《宁波市环境保护“八五”计划及十年规划》。近些年来,宁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思想,统筹实施蓝天保卫行动、五水共治行动和清废净土行动,全方位推进环境综合治理和生态保护,以更高水平推进治气治水治土治废,成为首批省级四星级全域“无废城市”,垃圾分类工作稳居全国前列。全域建成“清新空气示范区,2023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3.7%,比2018年提高6.0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22微克/立方米,比2018年降低10微克/立方米,地表水市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达96.8%,比2013年提高60.5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由11.2平方米扩至14.5平方米。
(二)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出台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入选首批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首批国家绿色出行城市,绿色建筑覆盖率达100%,省级绿色工厂数量居全省第1。余姚、象山入选省级低碳试点县,镇海区入选全市首个省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成功创建2家国家生态农场、25家省低碳生态农场。宁海、北仑上榜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新能源发电量居全省最高,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省比重达30.4%,完成全国首单蓝碳拍卖交易,累计建设国家级绿色工厂98家。新增光伏、风电装机171万千瓦,提前实现“十四五”风光装机目标。2023年单位GDP能耗为0.37吨标准煤、万元GDP水耗为14.8立方米,分别比2013年下降0.16吨标准煤和15.4立方米。
(三)生态修复成效明显。坚决清理整治“大棚房”、违建别墅问题,扎实做好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实施山水林田湖海生态系统修复工程,整治海岸线110.7公里,修复废弃矿山218处。2023年宁波累计建成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6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区)10个、国家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2个,累计建成4个省级生物多样性体验地,体验地数量位居全省第1,生物多样性友好指数位居全省第2。建成海绵城市示范工程28.5平方公里。全国首个“两山实践”自然教育中心落户奉化。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入选国家重要湿地名录,花岙岛入选国家级“和美海岛”示范创建名单。
回首来时路,郁郁满芳华,75年披荆斩棘,75年风雨兼程,宁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高分答卷。迈步新征程,砥砺再出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宁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紧扣“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新定位新使命,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实干先行,奋力开创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新局面,努力铸就宁波发展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