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杭州校区  8:00—21:30

绍兴校区  8:00—21:00

渭上南氏灵魂人物—南大吉
来源:越地越风   作者:   编辑:童桦滢   时间:2024-09-26   点击数:

南大吉(生卒年不详),字符善,号瑞泉,明渭南(今属陕西省)人。生性豪宕,雄于文。武宗正德六年(1511)进士,授户部主事,历任户部员外郎、郎中等职。世宗嘉靖二年(1523),以部郎出知绍兴府。任上为政严猛,勇于任事,不避嫌怨,因触动豪强利益,遭致报复,腾谤京师,遭罢官而归。




南大吉治绍期间,倡导各县修复县学。绍兴旧有稽山书院,在卧龙山(今府山)西冈,然而荒废久矣。南大吉上任后,感慨其破败,于是令山阴知县将书院修缮一新,并建尊经阁于书院后。南大吉认为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当时王守仁正讲学于绍兴城中,于是南大吉以王守仁为会试举主,自称门生,并邀集绍府八邑名士担任稽山书院讲席,于是四方学子云集,绍兴重教兴学之风日盛。同时,南大吉还刻印王守仁的《传习录》,风示远近。对此,旧史载有“守仁讲学于越,四方学子云集,皆大吉之力”之论。



嘉靖二年,南大吉“开浚郡河、运河,为势家侵占者,治其罪而复之”,使绍兴恢复了水乡泽国风貌,便利了沿河百姓生活。他责令强占浙东古运河河道的豪绅、刁民限期拆除违章建筑,恢复了浙东运河的交通及灌溉。初到任时,作为绍兴城内交通主动脉的府河,因长期被倾倒垃圾、蚕食河道,已变得壅塞、窄小,河水臭气熏天。南大吉开始疏浚府河时,豪右向侵为世业者,哗然以为不便,但他顶住各方压力,“斥两旁庐舍六尺许以广河道”,恢复了府河原貌。因此,绍兴俗有“太守清,府河清”之谣。此外,南大吉又修复了因飓风而半圮的城墙楼堞、女墙,使城市面貌为之一新。他崇尚治水英雄大禹,筹资修葺了禹庙、禹陵,亲题“大禹陵”碑,并建碑亭。为备旱涝,还组织开凿上灶溪,修筑坡塘,为百姓做了许多实事。



南大吉为政尚严猛,喜任事,不避嫌疑。初上任时,每每遇事咨询熟悉郡中利弊的同知靳塘,但靳塘却“以其书生而轻漫之”。然而南大吉韬光养晦,私下详细考察郡情,而表面上装作对郡中利弊毫不知情。三个月后,南大吉堂处事,剖析明决,人皆慑服,靳塘也骇汗而不敢出一气。自此,他在绍兴饬教条,颁属邑,惩奸缉暴,不挠贵势。每遇审决重囚,必官服整肃,任百姓旁听,使办事者各自尽心。他处事严厉干练,史载“善任事”而“不避嫌怨”,所辖官吏有被诬者,必为之雪洗清白,且明察秋毫。无论为官为民的,凡有作奸犯科,都绳之以法,是以所辖属地鲜有冤假错案。

其时有一位名叫俞孜的诸生,父亲早先为人毒杀,而杀人者逃之夭夭。俞孜安葬了父亲,发誓要报仇雪恨,“纵迹数十郡不可得”,后来得知仇人已经还乡,于是俞孜“结力士十数人,佯为卖鱼,往来侦伺”,而且报官乞助于知府。南大吉深为之忠义感动,于是经过一番缜密部署,“遣数健卒与俱,夜半骤率卒入杨氏家,呼铎(杀人者)出见,缚送于官,置诸法”。

当时郡中巨豪石天禄、戴显八窝藏盗贼致富,官府素不能治,而南大吉不惧权贵,将一干人悉数逮捕治罪。他还剖归被某学士侵吞的王羲之、谢灵运故地。因此,被《越中杂识》评为“锄奸兴利,至今赖之”。



至今,绍兴城内龙山后街还有一座纪念南大吉的宝珠桥。该桥原名火珠桥,因南大吉原字宝珠,汤绍恩重修此桥时,将其改称宝珠桥,以示敬仰、纪念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