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

绍兴杨汛桥校区  8:00—21:00

杭州拱宸桥校区  8:00—21:30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期刊导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5年第2期
来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作者:信息资源部   编辑:黄求尔   时间:2025-07-07   点击数:

P254《父母教养方式的潜在类别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联:情绪调节困难的中介作用

概述: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的潜在类别及其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的关系,并检验情绪调节困难的中介作用。方法:通过整群抽样法对湖南省七所初级中学31991019岁在读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使用自编一般人口学问卷、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情绪调节困难量表及功能性自伤行为评估量表进行数据收集。结果:(1)父母教养方式存在三种潜在类别:冷漠忽视型(34.4%)、温情控制型(47.4%)与严苛控制型(18.2%)。(2)以父母温情控制型为参照,冷漠忽视型与严苛控制型均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NSSI行为。青少年情绪调节困难分别在父母冷漠忽视型、严苛控制型与其NSSI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本研究揭示了父母教养方式的潜在类别及其对青少年NSSI行为的影响路径,为制定针对青少年NSSI行为的差异化家庭预防与干预策略提供了依据

作者简介:敖梦琴,武汉大学护理学院精神心理智慧护理研究中心。

杨冰香,武汉大学护理学院精神心理智慧护理研究中心 /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精神科;E-mail00009312@whu.edu.cn

引用:敖梦琴,罗丹,侯皓,. 父母教养方式的潜在类别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关联:情绪调节困难的中介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5,2: 254-260.

全文:点击下载


P277《人际压力与大学新生手机成瘾的关系:心理安全感的中介作用与坚韧的调节作用》

概述: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人际压力与大学新生手机成瘾的关系以及心理安全感和坚韧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学生人际交往综合诊断量表、心理安全感量表、坚韧问卷和手机依赖问卷对1828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1)人际压力显著正向预测大学新生手机成瘾;(2)心理安全感在人际压力与手机成瘾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人际压力对心理安全感的预测作用以及人际压力对手机成瘾的预测作用随着坚韧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具体来说,人际压力对心理安全感的预测系数在高、低坚韧组分别为-0.64-0.49;人际压力对手机成瘾的预测系数在高、低坚韧组分别为0.280.18。结论:人际压力不仅直接导致大学新生手机成瘾,而且还通过安全感的中介作用来实现这一影响。随着个体坚韧水平增加,人际压力对手机成瘾的影响更为突出

作者简介:杨青松,嘉应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石梦希,嘉应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E-mail165657362@qq.com

引用:杨青松,石梦希,张晓洲,. 人际压力与大学新生手机成瘾的关系:心理安全感的中介作用与坚韧的调节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5,2: 277-282.

全文:点击下载


P315《社会比较倾向与主观幸福感:相对剥夺感及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作用》

概述:目的:探索社会比较倾向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社会比较量表、相对剥夺感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对93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社会比较倾向对主观幸福感具有负向预测作用;(2)相对剥夺感在社会比较倾向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3)自我概念清晰性在中介模型社会比较倾向与主观幸福感以及相对剥夺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均具有调节作用。结论:社会比较倾向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还通过相对剥夺感的中介作用与自我概念清晰性的调节作用影响主观幸福感。

作者简介:安芹,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院;E-mailanqin@bit.edu.cn

引用:安芹,张炜. 社会比较倾向与主观幸福感:相对剥夺感及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5,2: 315-319.

全文:点击下载


P348《家庭仪式与儿童积极心理健康的关系:共情与社会联结的链式中介作用》

概述:目的:考察家庭仪式与儿童积极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共情和社会联结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方法:以家庭仪式量表、基本共情量表、社会联结量表和社会与情绪健康量表为测量工具,对510名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家庭仪式与共情、社会联结、积极心理健康各维度及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2)家庭仪式能显著正向预测积极心理健康;(3)共情和社会联结在家庭仪式与积极心理健康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家庭仪式能够促进儿童的共情和社会联结,进而提升其积极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简介:李志勇,淮南师范学院教育学院;E-maillizhiyong0824@163.com

引用:李志勇,吴明证,孙杨,. 家庭仪式与儿童积极心理健康的关系:共情与社会联结的链式中介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5,2: 348-352.

全文:点击下载


P362《父母情感温暖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孤独感和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概述: 目的:探讨父母情感温暖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孤独感和领悟社会支持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使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中文版、领悟社会支持量表、UCLA孤独感量表简版及青少年心理健康评定简明问卷对湖南省6个县市的47937年级留守儿童进行在线问卷调查。结果:父母情感温暖、孤独感、领悟社会支持均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孤独感和领悟社会支持在父母情感温暖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之间起完全链式中介作用。结论:父母外出务工不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直接原因,而父母情感温暖不足可能通过提高儿童孤独感进而降低领悟社会支持水平而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作者简介:蔡蓉,湖南信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谭勇华,湖南信息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引用:蔡蓉,谭勇华,赵彩依. 父母情感温暖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孤独感和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5,2: 362-365.

全文:点击下载